有個響亮名字真的不一樣,湯玉麒接連介紹十多人,就李漁給趙瀚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你爹是修仙的嗎?居然給你起這種名字。
一通介紹完畢,湯玉麒請趙瀚入城。
趙瀚擺手道:“不必了,行軍宜速。大軍在此休整半日,明天早晨還繼續趕路。湯先生,當務之急是接收城池,然后厘定戶冊并分田。各位起義兄弟,可以幫著清冊分田,這些事情都需要各位的支持。”
湯玉麒說:“總鎮放心,我等一定把事情辦好!”
李漁突然說道:“總鎮,我可以隨軍出征嗎?”
“行吧,你名字吉利。”趙瀚笑道。
笑著笑著,趙瀚突然反應過來,這他媽就是《肉X團》的作者啊,課堂上老師用了兩節課來講!
當然,講的肯定不是《肉X團》。
李漁首先是一位劇作家,接著再是小說家,靠稿費就能過上富裕生活。
他跟蒲松齡一見如故,他是曹雪芹爺爺的朋友。李漁的朋友里面,有文字記載的就八百多人。上至宰相,下到販夫,遍及全國二百多州縣。
這是明末清初,一個朋友遍天下的白金高產暢銷書作家。
其實,他是個醫生,也是個士子。
滿清入關之后,不肯做官。在家鄉修橋鋪路搞水利工程,他修的堰壩幾百年后還在用于灌溉。只因在修水渠過程中,遭到豪強的刁難,敗了官司,心灰意冷,才轉行去寫小說。
大軍在蘭溪縣逗留半天,翌日清晨繼續趕路,新派出的三千前鋒已經快到嚴州府。
進入山區之后,兩岸景色讓趙瀚皺起眉頭。
那些山坡間錯落的農居,八成都已經破敗,屋檐長滿雜草也無人清理。
趙瀚把李漁叫來:“即便是山坡旱田,但毗鄰江水,也不該如此情形啊。我看這些農居,至少有一半無人打理,難道家里的人都死完了?”
李漁回答說:“連年大旱,又兼朝廷重賦,自是難以得活。并非這里如此,浙江遍地如此也。別處全家死絕,自有鄉鄰占其屋。可此處乃偏僻鄉村,農屋廢棄之后,也沒幾人看得上。”
“只說你家所在村落,上次大旱死了多少人?”趙瀚問道。
李漁說道:“大旱當年沒死多少,大旱第二年遍地饑饉。只因官府催逼、地主盤剝,百姓僅有的口糧也被奪走。要么逃難去杭州、紹興,要么逃難去江西,沿途餓死無數。一人倒下,第二日便沒了尸體。晚生所在的村子,只我曉得的,就有三人曾食人肉。”
“唉。”趙瀚嘆息。
李漁繼續說道:“今年還好,浙江沒有旱災。但官府賦稅更重了,許多貧寒士子,家里也已揭不開鍋。因此義社首領許子口(許都),站出來振臂一呼,浙江三府十余縣士子便群相呼應。”
這次浙中起義,好多都是吃不飽飯的秀才。
義社,屬于復社分支,宗旨是驅逐朝中奸佞,選賢用能振興大明江山。
結果這群士子,竟被逼得集體造反。
趙瀚有些自責,或許應該去年就來,早點打下浙江,就能少餓死許多百姓。
岸邊農居空蕩蕩的,趙瀚心里也空蕩蕩的。
一戶破敗農居,就意味著一家人死絕,趙瀚很討厭這樣的情況發生。
行至半路,有小船駛來,卻是先頭部隊送情報回來了。
趙瀚拆信一看,卻是浙江巡撫募集的大軍,已經在嚴州府城駐防,卡住要道不讓大同軍直奔杭州。
(投月票啊,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