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向導說:“就是大同鎮,還有一個大同湖。”
李正哈哈大笑:“這名字吉利,該當大同軍在大同鎮殺敵破賊。全軍加速追趕!”
騾子奔跑的聲音,在山谷之中回響。
大約追出兩里地,兩個哨騎奔回:“李都督,前方敵軍列陣,估計南邊山嶺也有伏兵。”
“減速行軍!”李正立即下令。
王復臣也是沒有辦法,李正率軍騎著騾子追趕。除非他再次翻山越嶺,否則根本別想甩掉。
在翻山越嶺之前,必須把大同鎮搶了補給軍糧!
王復臣列陣的地方,是山谷的最窄處。
北邊是河,南邊是山,中間谷地寬約250米。
李正帶了八千人過來,其中一半是火銃兵。
下騾之后,先從另一頭騾子背上,拿出棉甲讓全軍都穿上。
接著,踏出整齊步伐列陣前進,并且分出兩千近戰兵,朝南排列應付山中可能出現的敵軍。
王復臣也把火銃兵列在最前方,他們的火銃五花八門,有張獻忠自己打造的火銃,有從官兵手里搶來的火銃,也有明初使用的三眼銃。
5000雜牌火銃兵,對陣4000大同火銃兵。
雙方點燃火繩,一點一點靠近,三眼銃沒有火繩,還得手拿火折子前進。
250米的寬度,根本無法排開。
大同士卒走了一陣,便不再往前,留在相對較寬的地帶,這里的寬度足有一里多。
雙方對峙,都不再往前走。
王復臣有些著急,大同軍再往前一里地,山中伏兵就能殺下來包圍。李正停止行軍的地方,恰好在狹窄處之外,雖然可以兩面夾擊,但包圍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大同軍一人雙騾,另一匹騾子放著糧食,在這兒對峙一整天都可以。
王復臣的麾下卻都餓著肚子,昨天只出了一頓飯,今天也只吃了一頓飯。必須盡快解決戰斗,才能去前面的大同鎮搶糧!
無奈之下,王復臣只能主動前進,來到河谷更寬的地帶,雙方的軍陣都能順利展開。
“舉銃!”
大約五十步時,王復臣下令三段射。
“砰砰砰砰!”
張獻忠的精銳火銃兵,將近五千人開始三段射。
無人倒下。
這么遠的距離,別說無法瞄準,就算真的打中了,也別想擊穿棉甲防御。
王復臣只能讓士卒原地填裝彈藥,大同軍紋絲不動,竟然等著敵人慢慢填裝。
重新填彈之后,王復臣下令前進,大約四十步時停止。這個距離,已經能勉強擊穿棉甲,張獻忠的火銃兵不敢靠得更近。
“砰砰砰砰!”
又是三段射。
十七個大同火銃兵倒下,還有兩個倒下之后,竟然原地爬起來,棉甲讓他們保住了性命。
“前進!”
李正拔出腰刀,全軍徐徐踏前。
敵方火銃兵慌忙填裝彈藥,但大部分人手忙腳亂,王復臣用令旗指揮伏兵攻擊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