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底層俍兵士卒,躲在溶洞里混天過日子。他們想念自己的家人,又不知道為了什么打仗,早就集體陷入彌漫狀態。
“轟隆隆!”
入夜之后,洞外電閃雷鳴,士卒們都披上了毯子。
岑察也是焦心得很,他以前只是個垌主,趁著大明混亂而起事。隨著大同軍的步步緊逼,像他這樣的許多勢力,漸漸抱團取暖共同御敵。
其中,還有漢族地主勢力,都是不愿失去土地和權勢的家伙。
幾年下來,廣西本地聯軍多次戰敗,已經被大同軍打成一盤散沙。從兩年前開始,本地軍隊就不敢正面作戰,都是遇到大同軍便棄城而逃,躲進山里跟大同軍捉迷藏。
他們沒想著能夠獲勝,只求磨掉大同軍的耐性,以受封土司為條件來投降。
在岑察這些人看來,改朝換代之際,投降當土司再正常不過。
大元那么厲害,大明那么厲害,平定西南的時候,也沒有趕盡殺絕。只要愿意歸順投降,都能撈到土司職位,變成擁有一塊地盤的土皇帝。
可這些大同軍,非但連土司都不給做,還要奪走他們的田產,分給各族底層農民,憑什么讓他們投降?
又過數日,俍兵探子回來報告:“漢軍要進山了!”
岑察立即親自走出溶洞,帶著精兵打探敵情,然后再選擇設伏地點。他要一仗把大同軍打痛,然后請求投降,請求給個土司做做。
大山的另一頭,三千大同山地營,同樣躲在溶洞里隱藏。
一個俍兵打扮的士卒,快步跑進洞中:“赤將軍,秦將軍,賊兵冒頭了,已經打探到他們的藏身處!”
“今晚夜襲!”赤虎臣站起來說。
第十三師的山地營,編制其實是兩個團。而帶兵將領赤虎臣,職務卻是少將旅長。副將秦拱明,職務則是上校團長。
以赤虎臣的資歷,其實是夠格做師長的!
他原屬江西總督朱燮元的親兵,接著又做了趙瀚的親兵,最后帶著兩千藤甲軍,跟隨張鐵牛出征湖南,一路從湖南殺到廣東。
而且,赤虎臣在黃幺手下當過兵,他的藤甲兵就是黃幺整編的。
只從“少將旅長”就能看出,赤虎臣肯定有嚴重缺陷。立功無數,犯錯也多,文化水平不如小學生,而且根本就不愿認真識字。
至于秦拱明,則是秦良玉的外甥,早在天啟年間,就當上大明的副總兵,如今已經快要五十歲了。
他調來廣西,是傳授白桿兵的山地戰法。奇襲成都之戰,他也屬于副將,帶著白桿兵翻山越嶺,如神兵天降直驅成都城外。
赤虎臣、秦拱明兩人,帶著部隊繞山而過,從反方向攀爬山壁。
只見數十個山地兵,脫下藤甲和鞋子,如猿猴一般在峭壁攀登。在半山腰找到穩固的樹木,便將長槍綁起來,然后槍頭槍尾相連,一直延伸到山下。其余士卒,順著長槍晚上爬,根本不把峭壁放在眼里。
轉眼之間,三千人就登山成功,沒有一個失足掉下去。
岑察的數千俍兵、瑤兵,白天去設伏點布置,搬抬滾石、滾木之類。由于大同軍主力還在山下,并沒有真正進山,他們夜里又回來溶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