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招待客人的,自然是條件很好的房間。但還跟不上漢家的鄉下土財主,張士和愈發相信彝族向導所言,這些水西土目一個個都很窮。
招降任務,基本不會出什么意外。
于是張士和便安然睡去,他是真喝多了。一腳睡到第二天早晨,有彝人請他用餐,等張士和抵達餐廳,祿阿歡全家已經等候多時。
飯是蕎麥飯,這里不種水稻,也沒引進紅薯和玉米。
為了招待貴客,桌上擺著野豬肉。他們的烹飪水平不高,只是簡單的烤熟,然后用刀割成片,蘸一些食鹽和山中佐料。
又是一番閑聊,張士和終于打聽清楚,祿阿歡的長子,此刻就在水西城駐守,麾下還有一千烏蒙部土兵。
張士和隨口問道:“兄長可知苞谷和番薯?”
祿阿歡搖頭:“沒聽過。”
張士和說道:“苞谷和番薯,都是傳自海外番邦,也不挑地,可以在山地種植。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多山,皇帝陛下命令官員,在山中廣種番薯和苞谷,養活了許多百姓。廣西的僮民,湖南的苗民,也都賴此得活。只要大同軍占了貴州,官員就會把番薯、苞谷的種子帶來。也不要你們做什么,還會教你們如何種植。”
“能收很多糧食嗎?”祿阿歡問道。
張士和說:“比種蕎麥、高粱的收成更好。”
祿阿歡有些憧憬,甚至開始幻想紅薯、玉米是啥模樣。
張士和又說:“兄長,咱們已經是一家人了,有些話還是要講清楚的。”
“兄弟你講吧。”祿阿歡點頭。
張士和說:“大同軍占了貴州,各地土司都要改土歸流。則溪制全部改為州縣制,朝廷會派文官過來治理。像烏蒙部的土目可以保留,但土目改名為鎮長,今后兄長便是大同朝廷的鎮長。”
“土目,鎮長,都可以。”祿阿歡很高興,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改土歸流,改到州縣一級,在水西已經算極致。
鎮級單位,還是得讓彝人自治。
這是幾年來的宣教經驗總結,許多土著部落,還停留在奴隸制社會,有些甚至是原始社會,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張士和又說:“但兄長要知道,皇帝陛下不準蓄奴。漢人家中的奴仆,都改成了雇工,水西這邊也不準再有農奴。”
祿阿歡沉默以對,他不樂意釋放農奴。
農奴就像牲口,都是家中的財產,憑啥皇帝說不準有?
張士和問道:“只說兄長家里,有多少個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