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女兒坐在沙發上。
母親:寶貝,你怎么不愛跟我嘮嗑啊。
女兒十分不耐煩:我要睡覺去了(起身離開)
母親搖頭嘆氣。
張老師走出:和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孩子成長期與父母溝通不暢,負面的影響可能會延續一生。
母親走到女兒的身邊:寶貝,是不是媽媽哪里做得不好,你可以提出來,媽媽會改的。
女兒抬起頭:每次跟你說話,你都光顧著自己說,都不聽我說了什么。
母親:是媽媽的錯,以后你說,我聽。
張老師: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跟孩子溝通也是如此,明白孩子話外音背后的心理,才能聰明地教育孩子,跟孩子任何時候都有話題可聊。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2.主題:換一種方式,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女兒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母親走過來:不可以看了,你都看了一下午了。
女兒:我要看,我還沒看完呢!
母親:再看十分鐘就不可以看了。
女兒搖頭:不要嘛
張老師走出: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強制要求孩子做事,只會讓孩子拒絕和抵抗,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母親:那我給你兩個選擇,你是想再看五分鐘呢,還是再看十分鐘呢?
女兒:十分鐘。
母親:好的,說話算話哦。
張老師:讓孩子做個選擇,孩子自己就會給你想要的答案,有限的選擇,和事先約定并強力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的家長。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3.主題:別拿孩子和自己比較
女兒背著書包回家,坐到沙發上嘆了口氣。
女兒:媽,我回來了。
母親:喲,你嘆什么氣啊?
女兒:好累啊。
母親:你一個小孩,一天到晚除了上課啥也不干,有啥好累的。我天天工作還得做飯,我還沒喊累呢。
女兒:唉,不說話了。
張老師走出:孩子有時其實很無辜,想和家長撒嬌發牢騷,結果換來的卻是家長的嘲諷,孩子自尊心受挫,再也不愿意親近父母。
母親:上學雖然很辛苦,不過上學雖累,但媽媽看出你成長了,你每天都學到更多,付出就有收獲嘛。
女兒點點頭。
張老師: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強調自己的付出,越是強調,孩子越覺得家長不理解他。父母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尊重,學會理解孩子的想法,換位思考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4.主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母親叮囑女兒:在家好好做作業啊。
女兒點點頭:好的媽媽。
女兒在房間里玩手機。
母親在門縫外看到這一幕,嘆了口氣
張老師走出:家長一出門,孩子就忘記叮囑,必須得有人管著,有人催著,孩子才能做作業,這說明是孩子的自控力出現了問題。
母親:在家好好做作業,做完了作業,媽媽回來給你買好吃的。
女兒開心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