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陳多寶看著菩提老祖不置可否的表情,知道對方并不相信,也不多言,再次將這兩句禪宗佛偈說出。
菩提老祖本來淡然的神情,瞬間呆滯。
一旁看似呼呼大睡的阿彌陀佛,也立刻睜開了雙眼。
兩人相互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之色。
他們畢竟是佛法的第一任開創者,比之太上,更熟悉佛法,也就更加清楚這兩句佛偈的精妙。
從這兩句佛偈,他們就能斷定,多寶確實領悟了一門大乘佛法。
“此佛法何名?”
接引的心境要比準提強大不少,第一個反應過來,開口問道。
“此為禪宗。”
接引、準提聞言呼吸一滯,自從封神之戰玄門內斗兩敗俱傷,佛門終于迎來了大興之機后,他們就日夜反復推演天機。
算到了下一個量劫,佛門該如何興盛。
也推算到了佛門大概會先后出幾門大乘佛法。
聽到禪宗的名字,相關的天機,也瞬間被他們感知到。
天機顯示,禪宗確實是起源于多寶。
但似乎出世時間提前了。應該是多寶加入佛教以后,結合玄門道法,提出了禪宗的概念。
然后經過大弟子摩訶迦葉的整理完善,才真正形成了禪宗。
禪宗要經過數十任真佛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將佛法完善到巔峰。
而陳多寶的這兩句佛偈,將禪宗的核心至理,完全包容展現出來。
這也就意味著,他不僅僅是創建了禪宗,似乎還把禪宗教義直接完善到了最巔峰的地步。
接引、準提心中一片混亂,他們想不明白,陳多寶是怎么做到的?
這是誰插手了嗎?
但是誰能插手做到這一切呢?
就算是太上,能領悟一個小乘佛法就到極限了。
即便是鴻鈞道祖,畢竟是玄門道祖,在佛法上也不見得能這么快領悟大乘佛法。
何況他還要維持天道大勢,不可能幫著陳多寶提前領悟禪宗,擾亂天道大勢。
除了他們外,其他圣人就更沒這個資格了。
接引、準提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到原因。
推演天機,也是一片模糊。
莫非是多寶真的是天生佛子,是佛教注定的第三尊圣人?
所以才對佛法有這么強大的悟性,才能逆天而行提前感悟禪宗。
找不到其他合理解釋的情況下,接引、準提的心中,都同時升起了這樣的念頭。
“多寶,你不愧是我佛教注定的如來佛祖,等到下一量劫佛門大興,就是你證道成圣之時。”
“到時候,我佛門一教三圣,區區人教、闡教,也不得不退讓了。”
菩提老祖激動地說道。
佛門大興是他永遠的執念。
玄門本來肯定要壓過旁門。
畢竟玄門三千大道,旁門不過八百。
玄門的命運法則,永遠凌駕于旁門最強的因果法則之上。
玄門四位圣人,也遠在接引、準提兩位旁門圣人之上。
修為靈寶,接引、準提都是遠遠比不過。
但是玄門圣人,女媧不喜爭斗,且戰斗力不強。
三清本來無比強大,但因封神之戰,所有的情義都沒有了。
之前通天教主在靈山,對太上和昆侖毫不留情的攻擊,就知道三清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絕無復合的可能。
本來人闡兩教合力,太上和元始加起來,還是要壓過接引和準提的。
他們只因為欠下因果,不得不同意讓佛法東傳,但暗地里的算計和反擊,是肯定不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