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幽王死后,在闡教的幫助下,太子宜臼即位,也就是周平王。
鑒于鎬京殘破,又處于犬戎威脅之下,于是東遷到了洛陽,西周變為東周。
東周雖然名義上延續了周朝的統治,但實際上比起西周,東周的勢力范圍大大縮小,對天下的控制力也大不如從前。
各大諸侯國相互征伐吞并,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
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到處招賢納士。
無數學者為了讓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得到諸侯國君主的認可,從而在天下推行。
于是紛紛建立了思想流派,著書立說,彼此詰難,相互爭鳴。
這也就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名為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
之前人族教統都被人教和闡教把持,滴水不進。
現在佛門進攻闡教,好比清風吹皺一池春水。
面對人族龐大的氣運,人人都想分杯羹,大小勢力紛紛落子。
在陳多寶前世的記憶里,這上千家思想學說相互碰撞融合,最終只剩下十二家學派。
這十二家學派背后都有強大的靠山,有人闡截三大教派,有巫、妖、天庭、地府各方勢力。
現在佛門的強勢入侵,讓這些學術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烈起來。
但顯然,此時的周平王,還沒有認識到,他已經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了。
他正是最為年富力強的時候,在父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爛攤子下,他重新建立起了東周。
這番重塑天地的豐功偉績,讓他對自己充滿了極其強大的自信心。
面對著各大諸侯國不聽調令、皇令不能出洛陽的尷尬局面,他自信,憑借他的努力,建立東周只是開始。
他可以將這支離破碎的天下,重新整合到一起,恢復西周的榮光,甚至超越巔峰,從周天子蛻變為人皇。
而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降服少林寺。
周平王畢竟是中興之主,雖然不是什么有名的明君,但也不是昏君,眼界謀劃布局都是有的。
他不清楚上界的仙佛爭斗,但他能看出來,局勢快速崩壞,絕對與突然出現的佛教,息息相關。
更關鍵的是,少林寺就在嵩山腳下。
而嵩山就在洛陽旁邊……
這就很尷尬了。
東周的控制區域本來就很小了,臥榻之地,居然還來了外人酣睡。
周平王頒布天子令,將佛教定為邪教,廣邀天下奇人異士,來嵩山滅佛。
只是天子令頒布后,回應者寥寥無幾的局面,讓周平王更加尷尬。
奇人異士也就是修行中人,出身正規門派勢力的,肯定知道佛門的強大。
出身散修和妖精鬼魅的,雖然不知道佛門有多強,但都不是笨蛋。
看到佛門聲勢浩大,整個東勝神州和南瞻部洲,到處都是無數寺廟正在建立。
修行之人最為惜命,讓他們錦上添花可以,讓他們為了點人間富貴冒生命危險,那是不可能的。
“人族天子令:滅佛成功后,當論功行賞,出力最多、技壓群雄之人,立為國師,所建學派,立為國教!”
周平王感覺他的天子威嚴受到了嚴重的挑釁,憤怒之下,重新頒布天子令。
這一次的獎勵就非同小可了。
之前西周國教可是闡教,闡教也因此獲得了無量功德氣運。
東周雖然沒落,但畢竟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還能影響控制人族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