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珍貴程度,那肯定是劍池第一,葫蘆第二,劍冢第三。”
“可論養劍效果,那肯定是葫蘆第一,劍冢第二,劍池第三。”蘇子夜道:“用劍池來蘊養的話,是有一點久。”
劍池的珍貴程度能力壓葫蘆和劍冢,完全是因為它可以同時容納的劍很多,是后兩者的好幾倍。
“至于劍冢,我不想賭。”沈劍琪開口。
蘇子夜點頭,表示理解。
冢者,墳塋也。
將劍埋入冢中,輔以天材地寶,劍就會自行吸納其中的靈氣縫補自身。
整個過程無法控制,花費的時間不定,可能需要幾年,也可能是幾百年。
而且劍冢不能從外部打開,只能等劍自行破冢而出,否則前功盡棄。
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
劍“死”于冢中,化為塵埃的名劍不在少數。
“第三種方法,大煉。”
沈劍琪:......
“找個人把它煉做本命物,溫養在丹田中,不斷煉入天材地寶,等此人突破九階時,或許劍也能突破九階。”蘇子夜補充。
無論大煉小煉都是人和武器磨合的過程。
而需要大煉小煉的武器都是有自己的靈性的,人和器得相互熟悉。
小煉只需要達到如臂使指的程度就行。
大煉則需要心神相通,把武器縮成芥子,時時刻刻溫養在丹田之中。
而丹田則是武者儲存靈氣,性命攸關之所在。
“我還是等華夏再出一個鑄劍大宗師吧。”沈劍琪搖搖頭,否決了這個方案。
聽到沈劍琪的話,彈幕刷了起來。
“華夏多少年沒出過鑄劍大宗師了?”
“三十年了吧。在歐大宗師仙隕后就一直沒聽說有人晉升鑄劍大宗師。”
“那下一個得等什么時候啊?”
“不知道,華夏鑄劍宗師才四位,相傳最有可能突破的是歐大宗師的兒子歐鉦歐宗師。”
“那為什么老板娘不選夜大師的大煉法?萌新好奇。”
......
蘇子夜正要解釋之時,彈幕已經有人先他一步,蘇子夜也就沒有開口。
“[龍泉劍齋]:大煉法難點有五:首先得找一個和劍本身相契合的人。比如火屬性靈氣武技的人就和冰屬性的劍不契合。
“其次,名劍都是都自己的性格的,這個人得和劍脾性相投,能將其大煉,否則一切都免談。
“第三,這個人得能修煉到九階。如果提早隕落,不但前功盡棄,劍還會進一步受損。你們想想看,到哪去找一個必定能修煉到九階之人?
“第四:這個人最少在七階前沒有自己的本命物。低于七階之人無法承受溫養品秩如此之高的劍的消耗。而且想找一個到七階都沒有本命物的天才無異于大海撈針。
“最后:就算上面說的一切條件都達到了,也蘊養到了九階,如何讓這劍能回到自己手中?對任何人來說本命物都是自己的命根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所以這位老板娘寧愿等鑄劍大宗師。”
蘇子夜暗自點頭,確實如此。
此人應該也是一個業內的行家。
“如果還沒有別的辦法,那就算了。”
沈劍琪惆悵的說:“實不相瞞,我也曾經拜訪過一些鑄器名家,得到的答案和您差不多。”
蘇子夜沉吟兩秒,道:“其實還有最后一個辦法,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