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著底下百官的反應,滿意地點了點頭,朗聲說道:
“朕與仙人暢談許久,得仙師指點,方知如何扭轉大秦二世而亡之命運。”
“這便讓蒙上卿說與諸卿聽聽,也好替朕下決斷。”
說罷,嬴政又示意蒙毅繼續說下去。
蒙毅得到了嬴政的命令,清了清嗓子,沉穩開口:
“仙師有言,大秦非亡于佞臣之手,而是亡于陛下之苛政。”
蒙毅甫一開口,就是一句石破天驚的話,嚇得不少人臉色煞白。
只是等他們看向坐在上位的始皇帝,卻發現他并沒有動怒。
“不愧是仙人,敢這么教訓咱們陛下的,真是獨一份!”
“上一個敢頂撞陛下,直言律法太過苛刻的,墳塋之上已經荒草叢生了!”
百官在底下小聲嘀咕,正在說話的蒙毅也未作理會。
接下來,蒙毅就把那天姜升所說的話娓娓道來。
重民生,收降卒,適當放寬律法,分化六國余孽……
有的政策讓不少官員暗暗認同,可有些也讓他們難以接受。
“諸卿以為如何?”
等蒙毅說完,嬴政便開口問道。
底下一陣騷動,最終還是李斯站了出來。
“臣以為,仙師這些策略之中,多數可行,唯有一條,臣不認可。”
“大秦以法立國,自孝公任用商鞅時便是如此。黔首多不知禮,而六國余孽亡秦之心不死。再放寬律法,恐人心生變!”
有左相李斯帶頭,很快便有人紛紛響應。
此外,還有部分武將也對收降卒持反對意見。
把六國降卒編入軍隊?若軍中嘩變,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肅靜!”
嬴政聽得頭疼,趕緊讓身邊的太監整頓秩序。
“朕知曉你們有所顧忌,但仙師之策,大方向定然是無錯的,朕要你們做的,是商討出如何執行的細節。”
“李斯!”嬴政把目光投向他,“仙師曾言,日后會有陳勝、吳廣二人揭竿起義,天下云集響應。”
“這二人本被征丁戍邊,帶隊前往漁陽。因大雨連天,道路為洪水所斷,無法按時趕到。”
“朕且問你,依秦律,這批人罪當如何?”
李斯對那位仙人,也就是姜升,敬畏有加。
按理說他本不該反對姜升提出的意見。
但他深知,陛下不殺他,是因為他有用。
既然如此,他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陛下建言。
“回陛下,凡所征戍邊兵丁,未按時到達者,一律處斬!”
嬴政哂然一笑,不知是嘲諷李斯,還是在自嘲。
“你看,都要殺別人的頭了,他們自然就要造反了。”
李斯則不以為然:“陛下,若依仙師所言,那便是因為大秦國力衰弱所致,而非律法嚴苛。”
“朕自然知道。”嬴政點頭,“只是依仙師所言,這二者是互相影響的。”
“大秦國力衰弱固然有朕橫征暴斂的原因,但律法過于嚴苛也才使得百姓對大秦所不滿。”
“仙師曾贈與朕一句箴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秦是舟,那天下黔首便是這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斯細細咀嚼著這句話中蘊藏的哲理,良久,長嘆一聲。
“臣已知曉仙師的用心,今日散朝之后立即召集眾卿,一同著手修改大秦律法。”
“好!”嬴政撫掌而笑,“有勞李相了。”
“陛下!”又有一武將出列,“臣以為,六國降卒不可收編,還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