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自然是聽得心潮澎湃,有了姜升的幫助,何愁匈奴不滅?
不過他也適時地提醒道:“仙師,此處一日,人間一月,朕在攻打匈奴之前最多只能再來兩三次了。”
差點忘了這一茬……姜升點點頭:“無妨,我能為你準備的物品不多,但都是關鍵之物。”
“老王啊,你這通武侯可要多多出力了!”姜升哈哈一笑,嬴政三人里就數通武侯王賁身體最健壯,把他當牛使,準沒錯。
嬴政也拍了拍王賁的肩膀:“王卿,要辛苦你了,下次朕為你準備一輛牛車。”
真把我當牲口使啊?
王賁苦笑一聲,看到偷著樂的蒙毅,心中不忿道:“陛下,如此好事豈能讓臣一人獨享,蒙上卿也當為大秦出力啊!”
“嗯,蒙卿,到時你也要幫忙啊!”
遭受了無妄之災的蒙毅,苦著張臉,連連點頭。
“打下匈奴后,大秦暫時就不要妄動刀兵了。”
姜升感嘆一聲:“自古戰爭勞民傷財,若非時不我待,我是不建議你現在就對匈奴起兵的。”
李世民好奇道:“仙師此話作何解釋?”
他其實對嬴政起兵不是很看好,因為大唐現在的國情和大秦有些相似。
都是歷經了大戰良久,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
貿然對匈奴人動干戈,一不小心就會落得漢朝的下場。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史書上的這句話可沒錯。
漢朝的軍力那么強盛,卻依舊逃不過滅亡,正是因為連年交戰,被匈奴等異族給拖垮了。
窮兵黷武,財政崩潰,賣官鬻爵,政治腐朽……這些都是一連串的后果。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世民本人也是勵精圖治,積極發展國內的經濟和軍事,等到時機成熟,才對突厥用兵的。
這群騎在馬背上的異族,就像是牛皮癬,怎么都沒法趕盡殺絕,煩人得很。
不過姜升沒有阻止嬴政,他也就沒說什么,眼下聽姜升的意思,這位仙人其實原本是不希望嬴政急著起兵的。
那為什么又說時不我待?
嬴政也等著姜升繼續為他解惑。
姜升抿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
“第一,是因為大秦現在要吸納六國降卒,一場對外的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
“尤其是匈奴這等番邦異族,即便是六國尚在之時,也有趙燕二國與匈奴敵對。”
“同仇敵愾之下,再輔以利益誘惑,想必能夠更快地將六國降卒融入到大秦的體系之內。”
嬴政、蒙毅和王賁紛紛點頭贊同,姜升之前為他們出的吸納六國降卒之策就是這個意思。
李世民也恍然大悟,原來是為了這個,大秦的滅亡確實與六國余孽有著一定的關系,若是能消弭這股隱患,自然是好事。
“其次,匈奴人頻繁叩關,對大秦的國力也是一種消耗。”姜升扭頭問嬴政:“蒙恬可還在上郡修筑長城?”
“朕已讓他先將此事擱置。”嬴政回答道:“這次把匈奴人徹底趕出河套,便不用耗費國力來修筑長城了。”
姜升搖搖頭:“莫要小覷了匈奴人,如今匈奴那邊的單于叫做頭曼,以頭曼城為中心建立了他們的國家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