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又有一名中年男人開口,“不要寒暄了,我們盡快開始吧!”
眾人點頭稱是,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存放字模的研究室。
當字模出現在這群人眼前的時候,他們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雖然已經見過了照片,但看到實物,還真是讓人吃驚。”
“難怪小徐說這是活字印刷的字模,這造型還真有點像。”
這群人目光老辣,看到那幾枚還算比較完整的方塊,頓時便明白了徐嘉良為何作出如此大膽的推斷。
一人問道:“徐教授,古墓中還有沒有別的物品能夠佐證?比如印刷品的存在?”
徐嘉良搖搖頭:“沒有,我懷疑墓主人只是把這些字模作為陪葬品入葬,也許它們有不一般的意義。”
見狀,有一名專家提出了建議:“這樣,咱們分頭行動,一隊人跟徐教授再下墓,看看有沒有遺漏。”
“另一隊人留在這,盡力復原,先把那幾塊相對完整的復原出來,看看究竟有沒有可能是字模,或者是印章也說不定呢?”
“我同意!”
“同意!”
“我沒有問題。”
事情便這么定了下來。
徐嘉良教授帶著一批人往墓葬的發掘現場去了,另一批人則留了下來。
前往現場的路上,一名教授忍不住抱怨道:
“徐教授,我可是在一座唐代墓葬的發掘現場,接到你這邊的消息,連夜飛過來的,我那邊說不定也有重大發現呢。”
“你說話也注意點嘛,現在的小年輕,都太浮躁了。”
他這話指的是徐嘉良隊里那名隊員接受采訪的事情,按理來說這種大膽的推斷不該對媒體輕易透露。
那位隊員當晚就找到徐嘉良誠懇地道了歉,說自己一時鬼迷了心竅,嘴巴沒把門。
只是他究竟怎么想的,誰也不知道。
徐嘉良教授也沒有繼續追究,這件事惡果已經釀成,現在說再多也是于事無補。
“老劉,我跟你說,這說不定真是活字印刷術的遺跡呢,那可就是見證歷史的大事!”
徐嘉良跟這名教授也比較熟稔了,開點玩笑無傷大雅。
“行,說不過你,你啊,就樂觀吧,這次要是吃虧也是好事,給你長點記性!”
……
事情的進展不算順利。
徐嘉良教授帶人在墓室里搜尋了幾天也沒找到相關的痕跡。
另一邊復原工作的推進,也談不上快。
一般來說,從古墓中出土的文物,按照破損程度來說,復原時間需要十幾天到十幾年不等。
中間跨度之大,完全取決于文物的受損情況。
眼下這些字模,除了少數幾個相對完整,其余的已經碎得不成形狀了。
徐嘉良教授這邊團隊一合計,決定先把那幾枚保存較好的復原出來,其余的等后面再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