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在秦代,工程質量出了問題,可是人人要負責任的。
李世民也微微點頭,表示對姜升此計的認可。
同時,他也暗暗記住,這“白嫖”之法,他也要在大唐試行。
過個十幾年,大唐境內就能擁有數不清的高速公路,最關鍵的是,還不用他這個皇帝掏國庫的錢。
相信就連那群大臣都不會反對,甚至會贊嘆不已。
一念至此,好面子的老李就忍不住有些洋洋得意。
兩位帝王的眼神盡收姜升眼底,他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姜升提出這些政策,可不知是為了薅商人的羊毛,算是他一次小小的嘗試。
在姜升閑得無聊的時候,也看過各種各樣的書本。
他曾經就在一本書上看到過,根據某種經濟學理論,政府投資做基礎建設是能夠極大地刺激經濟的。
但這個結論的成立是有前提的,究其根本,便是要求國內生產力過剩。
而秦代這個時候生產力不足,征發多少徭役,國內的生產水平就會下降多少,整個社會的總產出是下降的。
兼之以徭役乃是強制的,在這個過程中,百姓們一旦奮起反抗,對社會環境的安定帶來極大影響。
所以始皇帝大興土木,反倒拖垮了國家。
可后世不少王朝,都會通過以工代賑的手段雇傭災民,反而能夠穩定經濟運行。
在荒年鼓勵修建工程,一來施工方可以雇傭災民價格低廉,二來災民能夠得到基本生存所需物資,三來政府維穩壓力降低,可謂一舉多得。
姜升的想法很簡單,大秦的基礎建設肯定是要繼續做下去的。
靈渠也好,秦直道也罷,其實都是于國家有益的。
不過是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下,對大秦反而成了一種傷害。
現如今,姜升已經把不少現代作物的種子送給了嬴政。
從這一點上來說,要不了幾年,把這些作物不斷擴大性種植后,便會造成勞動力過剩的情況。
那么,只要解決了徭役的問題,便能夠讓那些富余的勞動力投身到國家的基礎工程建設中來。
其結果,便是這些工程的修建,不會拖垮大秦,反而能夠讓大秦的經濟發展得更好!
老趙不是喜歡大興土木嗎?到時候就讓他狠狠地修!
想到這,姜升舉起酒杯,掩蓋住嘴角那絲笑意。
“哈哈哈!”嬴政也跟著舉杯遙祝姜升,笑道:“仙師,等朕打下了匈奴,馬上就開始修建這高速公路!”
姜升點頭:“我不是給了你一本工業手冊嗎,到時候讓人研究下那上面水泥的制法。”
那本系統獎勵的基礎工業手冊,姜升贈與嬴政后,他又用來收服公輸蒼和黃庭靖這兩位機關術大家了。
不過這幾個月里,這倆人一直在忙著帶領工匠打造各種軍備物資,為北征匈奴做準備。
“水泥?”李世民好奇地問道:“水里的泥嗎?”
看來還得解釋一下,姜升看著好奇寶寶似的李世民,微微嘆氣。
“看到那外邊的地面沒?”姜升走到門邊,拉開大門,指著院子里的地面說道:
“這就是用水泥鋪就的,來,試試看,能不能給踩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