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的勇猛,讓整個河套平原都亂成了一鍋粥。
大小部落紛紛被掃平,數不清的牛羊戰馬被秦人奪去。
匈奴人損失慘重,頭曼的心里更是在滴血。
他嘴上叫著要報復,心里卻是沒有絲毫底氣。
頭曼不是沒有作出應對之策。
近來兩天,他不斷地派出精銳騎兵,妄圖憑借高度的機動能力,騷擾并打斷秦軍征伐的腳步。
以往,他們這種“打一槍就跑”的戰略卓有成效。
在這片廣袤無邊的大草原上,來去無蹤的匈奴鐵騎,就是最強大的戰士。
他們有比秦軍更好的馬,耐力更強,速度更快。
他們以騷擾為主,四下奔襲,讓秦軍疲于奔命。
當年蒙恬是把匈奴人狠狠地擊退,但來到草原,秦軍就顯得捉襟見肘,最后也只能退守上郡。
可這一次,匈奴人踢到了鐵板!
往往匈奴的騎兵還未接近秦軍,就已經被他們發現。
秦軍像是有人開了天眼,隔了大老遠就能發現他們的動靜。
這還不止,當他們放棄攻擊,轉而奔向另一處時,秦軍竟然能夠通知遠處的部隊對他們進行圍剿。
匈奴人打破頭都想不出對講機是什么東西,只能歸咎于某種邪術。
最為恐怖的是,這些秦軍當中,竟然有些騎兵能夠追上他們!
幾番交手之后,他們驚恐地發現,秦人在馬背上運轉自如,甚至能夠放開雙手以持武器,全然不輸匈奴最好的騎手。
他們過往賴以生存的騎術與馬種,在秦軍面前毫無優勢。
頭曼正是以暴怒,掩蓋著自己心中的恐懼。
“單于。”一名年紀約莫十幾歲的少年出聲道:“大秦兵強馬壯,又有了新式的武器和優良戰馬,正面相抗必敗無疑。”
“如今之計,唯有退守王庭,秦人要河套,那給他們便是。”
“時間一長,他們的糧草供應不上,自然會退去,到時候,我們自可卷土重來。”
這少年便是冒頓。
那個鳴鏑弒父,建立草原霸權,更是在白登山讓劉邦顏面盡失的冒頓!
而此時,他還不過是一個小小少年。
頭曼前些年得了個小兒子,喜愛異常,想要立其為接班人。
為此,頭曼甚至將冒頓送往月氏作人質,隨后又發兵月氏,想要借刀殺人。
冒頓偷了月氏的馬,死里逃生回到了匈奴。
他對單于已經沒有了父子之情,只想要取而代之。
憑什么要立幼子?
論武力、論騎術、論智謀,他冒頓才是匈奴部落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
眼前的父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
面對秦人這般兇悍的進攻,竟然還想著報復?
忘了當初怎么被打得向北遷徙?
是,這些年匈奴人憑借著機動優勢,在中原搶掠了不少物資。
但是真的讓秦國傷筋動骨了嗎?沒有!
冒頓自認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從來不會小覷對手,尤其是一統六國的大秦帝國!
也只有面前這個好大喜功的頭曼單于,才會沉浸在這些微不足道的勝利中。
眼下秦人雖然來勢洶洶,但冒頓并不畏懼,甚至有些激動。
只要熬過了這一陣子,秦人必將退去。
到時候,他們依然能夠故技重施,搶奪秦人的物資!
從逃脫的部落人口中,他已經知曉,秦軍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