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肉食為主,甚至可以頓頓吃肉。
換中原人來試試?沒幾天就膩歪得吃不下去。
因為中原人的飲食結構以米面等谷物為主,這些糧食不光種植困難,運輸、儲存乃至烹飪都相當復雜,費時費力。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便是基于這種困境。
反觀游牧民族,大軍走到哪,就可以把牛羊趕到哪。
不需要儲存,只要牛羊活著,就可以永葆新鮮。
肚子餓了?宰殺牛羊即可!
大草原上,可謂處處是牧場,幾乎不需要擔心糧草的問題。
而且這些游牧民族,本就是上馬作戰,下馬放牧。
哪里要專人來押運糧草?
前面的人打仗,后面的人牧羊,要是需要兵力補充,牧羊人搖身一變就是一名兇悍的騎兵。
在后勤這一塊,農耕民族天然就要輸游牧民族一籌。
所以他們的大軍可以到處躥,劫掠一波就撤退。
而中原的帝國,只能駐守邊疆,輕易不敢追擊。
可這一切,在姜升看來,既是優勢,也是游牧民族的阿喀琉斯之踵!
只要想辦法讓這些牛羊死絕,不,只需一半甚至更少,這些游牧民族的部落必然崩潰!
姜升相信,古代的名將們肯定也想過這么做,可談何容易?
突厥、匈奴這些游牧民族,向來是以部落為單位,一個大部落里的牛羊,數以萬計乃至數十萬計!
即便組織起一支奇兵直插敵軍后方,那數十萬的牛羊又哪里是一時半會兒殺得光的?
再者,突厥人還可以選擇把死去的牛羊制成肉干,如此一來,便失去了突襲的意義。
而且這么做太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敵人的圈套。
想要弄死這些牛羊,除了等待那冬日的連綿大雪,姜升能夠想到的,就是這讓人聞風喪膽的瘟疫!
“突厥人不知道怎么處理牛瘟,也不會將尸體焚燒或者掩埋。”
“瘟疫,將會從一頭牛傳染到一個部落,從一個部落,傳遍整個草原!”
“再加上今年冬天的大雪,他們……死定了!”
突厥人也好,匈奴人也罷,那些吐蕃、高句麗的異族,在姜升眼里都是大秦和大唐的敵人!
既然是敵人,下手就要足夠狠!
要讓他們痛徹心扉,痛得此生不敢再犯中原,痛得俯首陳臣!
戰爭不只是比拼誰的兵多,誰的將猛。
也不只是比誰的武器更加優秀。
還有比誰的計策更有效!
姜升提出的這一計,無疑是會對突厥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李世民呼吸急促,面色動容:“仙師,還是你更毒!”
“還不是老李你給的思路好!”姜升冷笑道。
“是是是,是朕毒,是朕毒!”李世民打了個哈哈。
扶蘇仍有些不忍:“仙師,此計會不會太過了?”
“扶蘇啊扶蘇。”姜升搖搖頭,“要是換了老趙在這,他肯定喜歡得不行。”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你對這些強盜心生不忍,那他們可曾心疼過你大秦的百姓?”
“是敵人,就要狠狠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