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部落一崩潰,底下的中小部落還能翻出什么浪花?
蒙毅和王賁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驚懼。
仙師此人,心軟時為天下蒼生考慮,心狠起來也是超絕常人。
數十萬的生靈,就葬于他的一念之間。
在他們認識的人里,這份狠辣也就武安君白起能夠與之媲美了。
“是不是覺得我做得太過了?”姜升沉吟稍許,問道。
在場幾人的神態盡收他的眼底,他是怕與這些人心生隔閡,索性把話挑明了。
蒙毅和王賁搖搖頭,他們雖然覺得姜升的手段有些狠辣,但并非迂腐之輩。
秦人飽受匈奴之擾,他們對蠻夷并沒有什么好感。
尤其是聽姜升講過了后世的事情,五胡亂華、東瀛入侵,讓他們對異邦越發痛恨。
“此乃國仇家恨,仙師此舉并無過錯。”嬴政嘆道:“既是舉國之戰,便容不得私情!”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也沒有反對,要不然早就諫言李世民讓他不要這么干了。
李世民亦是出聲道:“慈不掌兵,既然突厥要為禍中原,朕就容不下他們!”
“要怪,就只能怪他們生錯了地方!”
歷史上,李世民對夷狄的態度多有反復。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這句話是他說的,的確不錯。
可他還說過:“戎狄人面獸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
“彼狄夷賤種,皆人面而獸心,強則侵寇,弱則卑伏,不侍恩義,特以威服之耳。”
其實在姜升看來,這一點也不反復,李世民是老政治大師了。
只有臣服于大唐的胡人,他才會“愛之如一”。
沒能被大唐同化的,那就是禽獸!
當然,李世民后邊也還是犯了點錯。
比如收服突厥之后,還力排眾議,把他們整體搬遷到河套一代,甚至給了很多優待。
不過人老李后來也后悔了,阿史那社率背叛之后,老李是這么說的:
“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征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可惜唐朝后來的皇帝沒有吸取教訓,依舊重用胡人,這才造成了“安史之亂”,毀了大唐的根基。
眼下姜升聽到李二這么回答,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反而欣慰道:
“老李,你這就對啦,我跟你講,你可別忘了今天說過的話!”
“對這些蠻夷,就要打得他們怕你,這些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可別想著用愛去感化!”
“朕記下了!”李世民認真道。
“哼,再讓你記得深刻一點。”姜升索性把那段歷史講給他聽。
“在原本的歷史走向里,你打敗了突厥之后,問大臣們怎么安定邊疆。”
“當時有三種意見,一是打散突厥部落,遷入內地,將他們漢化。”
“二是保全他們的風俗習慣,讓突厥人整體搬遷到河套,作為大唐對外的屏障。”
“三是以武力鎮壓,派軍隊去同化他們,至少也要讓他們繼續待在黃河以北。”
“你猜猜你選了哪一種?”
姜升笑吟吟地盯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