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召開了大朝會。
文武百官陸續入殿,不知道又會發生什么大事。
陛下前兩日從仙境回來之后,心情不好,朝會也沒開。
這讓眾人有些忐忑,尤其是士族門閥之人,生怕李世民又有什么動作。
“你們說說,咱們陛下這次又要鬧哪一出?”
“不管什么事情,咱們反對就是!”
“陛下看我等門閥之人不順眼,想要剪除我們的羽翼,豈能讓他如愿?”
“科舉改制,你們都看出里面的厲害了吧?”
“哼!便是改制又如何?我就不信,那些平民還能比咱們的后輩更通曉書中道理?”
“不可大意,此舉看似公平,萬一陛下在里面動手腳呢?”
“自從陛下跟這仙人走近了,手段是越來越厲害了,唉。”
“可恨!這仙人不知是哪來的妖孽!”
一些人聚做一團,竊竊私語。
無一例外,他們都是士族門閥出身。
自打李世民用不起眼的雞鴨,解決了蝗災,他在民間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而隨著蝗災被解決,科舉改制之事,也已經如火如荼地在進行了。
今年的科舉已過,但是朝中已經放出了消息。
明年的科舉,不論出身,不需推舉,凡家世清白者皆可參與。
為了保證公平,考試將采取匿名閱卷,并且主考官的信息也會嚴加封鎖。
這消息一出,天下學子震動!
不知道多少讀書人摩拳擦掌,等著在明年開年的科舉上一鳴驚人。
而且活字印刷術已經出現,一些經典書籍的價格大大降低。
這更加激發了人們讀書的欲望,誰還沒個當官出仕的夢想呢?
這一切讓士族門閥之人心里窩火得很,都知道是李世民的計謀,為的就是削弱他們的影響力。
可他們又無力阻止,畢竟不敢真的與李世民掀桌子。
故而只能在朝堂上加大力度,給李世民下絆子。
凡是他想推行的,這些門閥就要反對。
誰能知道,那些不起眼的政策后面,是不是藏著一柄砍向他們的刀刃?
面對李世民,這群人徹底擰成了一股繩。
這股力量,便是李世民也不能小覷。
雖然士族門閥在經歷了隋唐之亂后,已經是元氣大傷,但朝堂之上,還是有不少士族之人。
最最惡心的是,他們往往是以站在大唐的角度,對自己百般刁難。
這讓李世民有力無處使,總不能說砍就砍吧?
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博弈,就是這般,總歸是要站在大義的一方,不然誰都討不了好。
“陛下駕到!”
隨著太監的一聲吶喊,議政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李世民緩緩走到龍椅前坐下,看著底下百官,開口道:
“朕今日召開朝會,乃是有幾件事要宣布。”
來了來了,眾人打起精神,屏氣凝神,細細地聽著李世民接下來的話。
“第一件事,便是這突厥之患,而今萬事俱備,朕打算起兵北征!”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句話頓時便打破了殿內安靜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