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連說了幾種法子,自然也招來了眾人的懷疑。
你要是不知道這一切,怎么這么快就能拿出應對措施?
眾人心里門清,這牛瘟鐵定跟李世民逃不脫干系。
不過李世民既然都把這口鍋甩給了仙師,他們也不敢質疑什么。
便是想破腦袋,他們也想不到,這事情是李世民自己命人去干的。
偌大的草原,好端端就鬧起了牛瘟,還都是在大部落里。
大部落與小部落最大的不同,可不就是牛羊等牲口更多嗎?
這怎么想都不可能是偶然,但要說是仙人所為,那一切就都說得通了呀!
李世民自己也知道,這么做會露餡。
不過他不在乎,朕說是仙師做的,那就是他做的!
有本事,你們自己去找仙師對峙!
不說找不找得到,就是給這些人一百個膽子,他們敢去么?
殿上殿下,君臣心照不宣。
“還有一事!”李世民再度開口。
“諸卿已經知道,突厥后方,鐵勒九部叛亂。”
“仙師說,鐵勒諸部共推舉薛延陀首領夷男為可汗,夷男不敢。”
“朕打算派人去敕封夷男,讓他名正言順地當上這個可汗,并鼓勵他與突厥為敵,牽扯突厥的精力。”
“可有人愿往?”
有些鍋得仙師背,但有些事得攬在自個兒頭上,李世民心里門清。
總不能什么事都甩給姜升吧?那他豈不是成了個傀儡皇帝?
不過即便姜升知道,也不會說什么。
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二就是這么做的,此時不過是早了一年罷了。
鐵勒九部叛亂的事情,諸位大臣都知道。
突利就是因為與鐵勒部族作戰不利,才跟頡利之間結下了間隙。
不過這夷男的事情,他們還真不知曉。
聽到李世民這么一說,大臣們都是眼前一亮。
“陛下高見啊,突厥本就在鐵勒九部那里沒討得好處,陛下這是給他們又找了個強敵呢!”
“有了陛下的敕封,鐵勒九部必定凝成一體,頡利又不可能坐視后院失火,肯定得打起來。”
“再者,鐵勒諸部苦突厥久矣,陛下與他們示好,更能鼓舞他們的士氣。”
“反正咱們也不用付出實質性的好處,此事可行,可行!”
“難怪陛下說萬事俱備,當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啊。”
“臣愿往!”
“臣亦愿往!”
“陛下,此事務必交由臣來做!”
一個個大臣們出列,紛紛自告奮勇。
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要穿過廣袤的大草原,沿路也許會面臨許多危險。
茫茫無邊際的草原上,有兇猛的野獸窺伺,有殘忍的蠻夷游蕩。
不過這些出列的大唐重臣,都是忠心耿耿之輩,為了大唐,他們自是無懼。
一個國家的強盛,除了需要明君,這些義無反顧之輩才是真正不可或缺。
縱觀華夏歷史,總有這樣一腔血勇之輩。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不論是封建年代,還是后來的社會。
也許,這就是華夏人骨子里傳下來的精神。
為家,為國,為百姓。
便是舍了此身不要,也要為后人撞開一片海闊天空。
姜升若是在場,看到這一幕,恐怕會心生萬般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