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的第二天,他就馬不停蹄地召集大臣和百姓們,一同去觀禮。
大唐這邊種地的水平還是比大秦那邊要高一些,產出的土豆畝產都有四千余斤了。
沒錯,就是四千斤。
唐朝一斤相當于如今六百克不到,而大秦一斤只有二百五十余克。
換算之下,自然還是大唐的畝產更高。
這個數字,刺激得所有在場之人都對姜升、對李世民感恩戴德。
什么叫仙跡啊?
這就是仙跡!
唐朝的糧食,平均畝產也就一到兩石,算下來就百斤的產量。
這土豆的產量,硬生生給后面加了個零,這教人如何不瘋狂?
當時李世民就站在高臺上,聽著底下人跪地高呼:“陛下萬歲,仙師萬歲!”
就連向來對他不假顏色的魏征,都打心眼里對他連連稱贊。
也就可惜了那天風不夠大,不然老李不知道要飛到哪里去——他太飄了。
李世民更是連夜讓人撰寫文章、印刷報紙。
第二日,他就讓人趁熱打鐵地把報紙發了出去。
這份報紙上,一方面是記載了仙糧成熟當日的光景,對李世民、姜升大肆吹捧一番。
另一方面,就提到了大唐準備對突厥動兵的消息。
什么大唐苦突厥久矣,異邦蠻夷,不信禮教,不尊盟約,對大唐多有侵犯。
燒殺掠奪,無惡不作,邊疆百姓苦不堪言。
今陛下得仙師庇佑,決心一雪前恥,揚大唐國威。
反正寫的是相當有水平,三言兩語,就能讓人看了血壓上升的那種。
其實寫得也沒有夸大,渭水之盟的事情,可就在去年。
大唐的百姓,怎么都不會忘卻這份屈辱。
在這份報紙發出之前,李世民就下了暗令,讓之前與突厥做生意的那些商隊全數撤回。
同時以天子的身份宣布,那些商號此前讓利的行為是在私通敵國,要將其主責人“拿下問罪”。
所有的銀票,直接作廢,從此不許與突厥人往來。
反正兩國要交戰了,這么做也很合理。
這些銀票是商號自己發行的,跟我李世民有什么關系?
而待到此戰過后,李世民就會以大唐官方的身份來發行銀票,到時候與外國的貿易往來,都將用這銀票進行結算。
說實話這么做頗有些掩耳盜鈴的意思,但這就是政治,從輿論上站得住腳就行。
也許經過此次事件,有的國家不會愿意接納大唐的銀票。
但你不用這銀票,那就別跟大唐做生意了。
商人都是逐利的,面對跨國貿易中的利潤,他們肯定不愿意放過。
而要是有國家以官方身份禁止大唐的銀票,那就更好說了,等回頭騰出手來,打就完了!
而等銀票在諸多國家之間流通起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大唐。
面對如今連正兒八經的貨幣都沒有的古代人,這一招簡直是降維打擊。
等他們反應過來,發現本國的財富被大唐無形之中掠奪走時,也無力對大唐做出反擊。
要知道,拳頭夠大就是能為所欲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