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誠,其實李二陛下也不想讓他過早的接觸朝中的事務。
畢竟現在的朝堂…
怎么說,并不是那么的云正風清。
自己登基還不到一年下,如今的大唐朝中,各個派系都充滿了利益的糾葛。
甚至就連突厥的侵略中,都有朝中腌臜插手的影子。
但是同時,大唐現如今又面臨一個百廢待興的局面。
不說其他,這次畢奇全力對付突厥,背后其實完全也是一場豪賭。
即便是現在賭贏了,大唐的內部也存在諸多的問題。
只不過現在…
自己手中的話語權更多,處置方式更靈活了而已。
缺人。
尤其缺濟世經緯之大才。
現在的李二陛下,就是陷入了糾結之中。
而李誠的答復,或許…就能讓自己做出真正的決斷。
被李二陛下這么問著,李誠微微一動,腦海中再次浮現了當初有這樣想法的動機。
那便是當初看著那些漢家遺民,在異國他鄉的那份堅守和不屈。
“陛下。”
李誠聲音充滿了少有的嚴肅:
“臣認為,如今的大唐已經有了崛起的雄姿,但是哪怕突厥已滅,周邊的吐蕃,龜茲,高麗,仍舊是對我大唐虎視眈眈。”
“而此次突厥之戰,我大唐雖然大總管以及各主將憑經驗亦可勝敵外,其余驍勇要么就如通漠軍,是以兵力之盛來解決敵寇,要么就是玄甲軍一般,靠裝備外力以一當十。”
“前者如左武衛,與敵對陣時,稍入絕境就會無法久戰,后者則是耗資巨大,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陛下麾下雖一直以武將為尊,但實際上臣發現文治之臣隨難遇賢臣,但能力有不足者,在陛下舊部賢能的帶領下,只要方向正確,依舊能為大唐盛世做出貢獻。”
“但……”
說到這里,李誠微微的頓了一下,看了一眼李二的神色后,這才深呼了一口氣:
“陛下,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但是臣認為,一將之所以難求,皆是因為我大唐有國子監,有弘文館,九寺五監之中森羅萬象,但竟然沒有培養武將之行當。”
“臣知道陛下雄才大略,但既然如此,軍事學院建立起來,更加全面性的培養將領,此謀劃不亞于廣開科舉,甚至相較于科舉開闈吸引天下才子,軍事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加入紀律性的教授,能讓其成為真正的愛國之才…”
“……”
“嗯…”
聽著李誠的話,李二陛下如今也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明的向往。
尤其是李誠最后說出口的話。
軍事學院不僅是教授人才,更是培養出真正愛國的志士…
這…
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嗎?
想到這里,李二陛下陷入了沉默。
大唐軍事學院…
大唐…軍事學院…
李二陛下的腦海中思路不斷的翻騰,眉頭也是越皺越深。
片刻后,心有憂慮的李二陛下看著難得認真起來的李誠,一如之前開解李誠心結般,語重心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