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大王,劉備諸葛之謀,必是走投無路時,所想出的下道之策,不論大王戰與不戰,皆將遭人詬病!”
“不錯,如若大王執意覆滅劉備,定會令追隨者寒心,萬千兵士寒心,更會被天下人辱王無情無義!
可若不戰,劉備一方得到安逸,必會急速壯大,十年后再戰,我方即便依舊強盛,卻也會使戰爭更加殘酷!
屆時將有更多的無辜百姓,遭戰火之苦!”
“如今那劉備,趁著大王身在江東之時,于各地許諾百姓,招攬窮苦人充軍,兵力已達近二十萬之眾!
雖是烏合之眾,但卻代表著天下百姓,仍有不少人愿意支持劉備,拒絕大王!若讓劉備安穩壯大,那到時……”
“大王!為了天下安定,戰吧!”
隨著主戰的大臣紛紛出列,另一方大臣也是怒而上前。
“啟稟大王!不可戰啊!”
“夏侯惇忠心耿耿,最早追隨大王您,屢立戰功,更還失了一只眼睛,如此忠心良將,豈能不管其死活?”
“請大王三思啊!幾位將軍皆立下過汗馬功勞,如曹洪獻馬救主,追隨大王您轉戰四方,功績卓著啊!”
“如若大王執意覆滅劉備,不管忠王良將死活,屆時即便勝了,也將會留下詬病,恐被世人說大王的天下,
乃是依靠拋棄老臣而得來……請大王恕罪!”
諸位大臣紛紛惶恐跪地。
一時間,王宮大殿分成了三派。
主救派,主戰派,以及默不作聲的中立派。
主救派中的大臣,多數與曹洪夏侯惇等將領,有著緊密的關系,甚至是一家,姻親等等。
雖說他們直言藏有私心,但卻也有著道理。
早就料到如此一幕的曹操,捋著胡須,緩緩看向了默不作聲的賈詡,荀彧,以及最老神在在的鐘繇等大臣。
曹操并未說話,只是咳了兩聲,隨即夾了夾手指。
典韋意會上前,遞煙點火。
鐘繇賈詡荀彧等大臣,依舊老神在在,恍若未聞。
見他們如此,曹操根本沒有辦法。
他們都很清楚,曹操是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還得是重臣所給出的答案,因為只有重臣,才最有力。
畢竟現在主救派與主戰派,相爭不下,誰也不服誰。
若沒有重臣出面,這么吵下去,終究無濟于事。
然而此等答案,誰敢隨意給?
戰?不管老臣死活?屆時不管能否平定天下,都得背鍋!
不戰?雖得那些老臣的歡心,可天下百姓遭受戰爭之苦,此鍋不還得照背?
“啟稟父王,兒臣認為,不該戰!”
忽然,曹丕出列上前,行禮過后又道:“父王……”
“回去!”曹操冷冷刮了他一眼。
不得不說,曹丕沒了司馬懿,同時導致陳群等人,不敢全心效忠他之后,他還真是蠢的可以。
根本猜不到曹操的心境。
現在想的完全是趁機拉攏,甚至討好主救派。
拉攏了主救派,若真不戰,也就相當于拉攏了夏侯惇等老臣老將,那實力自然水漲船高。
奈何,曹丕終究猜不透曹操之心意,硬要在這個節骨眼,站出來碰釘子。
曹丕深深低下了頭,咬著牙,眼中滿是怨恨。
“中立吧,此時不適動作。”楊修低聲提醒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