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元前一天已經返回長安了。
收拾好行李,大家繼續上路。
陽光明媚,景色秀麗,一行人慢慢走著。
唐鈺和阿奴簡直是如膠似漆,那難舍難分的樣子,真是太膩歪了。
唐鈺很感激江辰的幫忙,所以他除了伺候公主和義父,還給江辰服務。
唐鈺答應自己一個要求,看著忙前忙后的他,江辰想不出他有什么好利用的。
大家休息的時候,石長老來到江辰身邊。
“石長老有事嗎。”
“關于拜月教我相信你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我有必要把我知道的告訴你。”
“愿聞其詳……”
“拜月教……”
拜月教主以自身法力喚醒了被女媧封印的上古魔獸——水魔獸。水魔獸是一只有著八個頭的蛇,體型龐大,遇水則生,于是在水中,無論如何都很難將其消滅;且此獸以所在之處,必出災難。拜月教主借助水魔獸,造成苗疆的大洪水,引發黑苗與白苗之間的戰爭,并將災難的源頭嫁禍給巫后,并誣陷巫后是妖孽。
巫后保護自己的女兒同時也是女媧后人的趙靈兒送出王宮,托付給姥姥照顧,之后犧牲自己將水魔獸封印。此后拜月教主一直使用活人來血祭水魔獸的殘骸,希望能使水魔獸復活,妄圖借水魔獸之力一統天下。
石公虎是南詔國的三朝元老,為人嫉惡如仇,也很有威嚴。因此對于自己身邊的人,都特別的嚴苛,特別是自己的義子。從唐鈺的行徑,就能看出石公虎平日里對他的管教。
但對于拜月,不得不說,石公虎是要負一半責任的。拜月原是石公虎早年收的義子,名為石杰人,本來石公虎對他給予厚望,希望他日后成就大業,為南詔國效力。
然而石公虎的“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卻讓石杰人的性格發生了扭曲,變成了固執、偏執的人,在他眼中這個人不是好的就是壞的,用“絕對二分法”去看待一切,那么就會很容易造成他極端的處事方式。
石杰人在石公虎的狹窄刻板的環境里長大,他理解事物的程度,大都是石公虎傳輸的,而石公虎過度的嚴苛,讓他根本沒有看不到一個完整、豐富的世界是怎樣的,更加沒機會去理解世界其實也有好壞參半,人也有犯錯的時刻,要懂得原諒和寬恕。
因此對于十幾歲的石杰人來說,那些不忠不義、不孝不仁、坑蒙拐騙的人都是壞人,都該死。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殺了他們替天行道。
面對石杰人的偏執,石公虎在處理石杰人的事情上,也是很片面、甚至一刀切的去否認他,瓦解他一直以來的世界觀。
…………
江辰有些理解拜月教主,就像現代教育孩子,家長過于嚴格,那么孩子就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叛逆,一個是沒有主見,聽之任之。
拜月和唐鈺就是最好的典型。
所以每個人的成長,家長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義弟你打算怎么對付拜月教。”
“把拜月教連根拔除就可以了。”
“就這樣簡單粗暴。”
“大哥,你要知道一句話,在絕對力量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不堪一擊的。”
石長老恍然大悟,是自己想得過于復雜了。
“那南詔國的未來就拜托義弟了。”
“大哥,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個世界,就像你無法改變拜月教主的想法,在歷史的洪流中,你和我只是滄海一粟,每個時間都有英雄豪杰,誰能真正改變世界,這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義弟說得是,看來我是多心了。”
…………
和他聊了一會,江辰他們繼續走路。
自從獲得持珠后,江辰一直和小石頭說話,主要是好奇達摩祖師如何修煉的。
達摩曾向他的師父求教:“我得到佛法之后,應向何處弘法?”般若多羅尊者說:“你應該去震旦傳法”。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托,不遠萬里,獨自一人駕起一葉扁舟,乘風破浪,漂洋過海,歷經艱難曲折,三年后,終于來到華夏。梁武帝得到消息后,馬上派人把達摩接到京都金陵,盛情相待。
關于達摩的傳說有很多。
江辰只是想通過小石頭的講述,更形象知道達摩是如何傳法和修行的。
隨著小石頭的講述,江辰對達摩的了解越多,心中的修行之路越加明確。
小石頭雖然追隨江辰一段時間了,但是他始終無法看透江辰,江辰的未來和過去就像是大霧籠罩。
一般時間小石頭都是不說話的,只有江辰主動和他說話,它才說話。
小石頭經歷了快一千年,又在佛祖身邊許多年,雖然它不懂佛理,但是通過他的描述,江辰卻可以理解達摩為什么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