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又過去了一個月,在這期間,韓春風隨手原創或是剽竊的詩,散文,又多了幾篇,傳了出去。不少京城的大學里慢慢的都知道了有韓春風那么一號人。
“春風,明天上午燕大有位教授講公開課,每個人都允許去看,我也想去,我們一起唄。”
林語詩向往燕大,可以她的成績志愿填燕大,風險有些大。她沒想通,韓春風成績這么好,為什么不選擇燕大呢。
“好,明天上午我們一起。”燕大,韓春風也想去看看。
燕大包容性強,校內的掃地大爺只要愿意也能去旁聽課程,上夜校。自幾十年前燕大校長蔡校長創立工人夜校來,這個優良傳統就這么傳了下去。
第二天,韓春風跟著林語詩去了燕大,文藝氣息很濃,有散步的,拉小提琴的,在一小角學英語的。
見到了那座燕大最有名的建筑,紅樓。
韓春風和林語詩到了公開講堂,人特別多,燕大學子占了一半,另一半就是京城各個學校過來聽課的。
該教授講課很精彩,但最后他發表了一個觀點,有些學生都不是很認同。
教授說道:“美國的種族歧視永遠不會消失,如果一個白人看見三個黑人男子同時進入電梯,他會在電梯關閉的一瞬間逃出電梯,因為在他看來,黑人永遠是野蠻粗魯的種族。那么黃種皮膚美國華人呢,總該是聰明勤快的吧。可他們會認為華人的這種勤快破壞了當地居民的工作機會。”
教授的那個觀點沒有得到了很多學生的認同,在他們眼里,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美國。一個個都想改變世界,富強祖國,而要想實現這一理想就只能去美國學習,至少,這個觀點是這個年代的主流。
不過也對,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讓很多人向往。向往那兒所謂的平等自由。
教授的話,讓臺下的一個北大學子有些生氣,他叫孟曉駿是個崇拜美國的狂熱者,在他看來自己畢業后是肯定要去美國發展的。
孟曉駿站起來說道,“老師,您去過美國嗎?您是從書本里看來的美國,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您都沒去過美國,有什么資格去評判他。所謂的美國夢就是夢想面前人人機會平等。世界上只有美國能做到這一點。”
教授很平淡的說著,“年輕人,你畢竟太年輕太天真。”
“老師,我一定會去美國的,我會自己去證實。”
公開課才上到一半,孟曉駿從前門準備走出教堂,絲毫不給教授面子。
林語詩有些疑惑,她也是向往美國的,但沒去過,也是通過各種報紙書籍了解的。向韓春風問道,“春風,美國會向教授說的那樣有種族歧視嗎?”
韓春風對美國就很了解了,絕對的一個霸凌的國家,為了點資源不知道欺負了多少個弱小的國家。
對林語詩輕聲說道,“教授說的沒錯,甚至比他講的要嚴重的多,在這時候,黑皮膚黃皮膚的在美國是不會公平對待的。”
看到孟曉駿準備走出的那一刻,韓春風站了起來,“同學,你這中途離開課堂是不是不大好,事師者,貴乎,禮也。這不是美國,尊師重道還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