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風在師范,下課后,在學校周邊逛逛。忽然看到學校邊上的一個攤販上特別火爆,特別是還圍了好多的女大學生。
趁著這個熱鬧,韓春風也湊近了去看看。
沒有什么稀奇的,就是一個攤位上賣著些很普遍的東西,像發卡,線頭,紐扣,洋娃娃,甚至還有服裝,就是個大雜燴一樣。
樣式很多,很新奇,一看就知道是從南方進貨過來的。沒想到這些玩意還深受現在的女大學生的喜愛。
“老板,這副拉鏈賣多錢呢?”一個師范的女大學生問道,她有一件衣服,可惜拉鏈壞了。可惜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拉鏈,沒想到今天見到了,拉鏈的款式還特別漂亮,他很喜歡。
“兩毛錢。”這拉鏈的成本是八分,他直接翻了一倍多的價錢賣出去。
“只要兩毛嗎?麻煩幫我包上。”這個學生問過許多商店知道這種拉鏈的大概價位,大多是三毛,今天這個兩毛是她沒有想到的。
韓春風在旁邊看著,就看了一小會兒的功夫已經成交了幾十單了。不由地感嘆道,能上大學的基本都是家底還算殷實的人家。
“您是韓老大?”攤販老板看見了韓春風。
“你是?”但是韓春風卻不認識他。
“我是刀哥的人啊。”
刀哥現在十幾輛卡車,基本每天都有運輸貨物,然后安排他那些兄弟拿出去賣。
韓春風沒想到刀哥把生意做到自己學校門口來了。
在攤子上拿了幾件東西看看,非常不錯,做工精巧質量不錯。這時這些個南方的小玩意也是最為時髦的,甚至現在在南方特別是廣州就有港商在開廠子。
這個攤販老板目光炙熱的看著韓春風,他很早就跟著刀哥了,自然知道如今刀哥發展的這么好,離不開韓春風這個大學生。
韓春風向他問道,“像這種貨,每天有多少能運回京城。”
攤販老板回答道,“每天基本都會有一大車運回來。我們有好幾十個人在賣,生意很好,但還是有些賣不過來。”
韓春風心里起了一個念頭,準備下午再去找一下刀哥,和他商量商量。
韓春風和攤販老板的對話被師范的那些學生們都聽到了。
一個個的湊一起開始談論韓春風,“他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嗎?他不會也在做這種倒買倒賣的事吧。”
這時候離改革開放還沒幾年,許多人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認為那些個體商都不是什么好玩意。有些歧視的意味在。
但他們都是師范的大學生,眼界自然也高些,對韓春風和搞個體商的認識并沒有太在意。
“唉,各有各的難處,咱們有些同學的條件困難,搞下勤工儉學沒什么不妥。”
…
到了下午,上完課后。韓春風踩著摩托車去見了刀哥。現在的刀哥比較忙了,不過韓春風相見的話隨時都能見著。
刀哥的那些兄弟們紛紛喊著春風哥,許些人知道,韓春風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