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來,韓春風扎扎實實的在學校待了一個月。
偶爾周末會去廠子里看看。
服裝廠招了不少工人,很多是女工基本都是會些縫紉技術。
這一個月韓春風大多數時間待在了圖書館。歷史,科學,哲學,醫學,藝術,啥種類的書他都在看。
瀏覽的那種,依靠自身的變異,過目不忘的能力,基本只是把那些書都過了一遍,留在了腦子中。
“這書不錯。”韓春風拿起來了一本講攝影的書籍,光圈快門,構圖用光,虛實特寫之類的理論都有。
自己剛好家中有攝影機,是該學一學。
又用了半個小時把這本書過了一遍。
教室。
老師在講臺上,“同學們,今天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三個年頭了。學校有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咱們班也需要參加為期一個月。”
這時候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非常的多。因為知青上山下鄉活動已經不存在了,就得搞些其他的,讓這些學生們盡快融入社會中去。
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充滿著期待。
老師接著說著,“咱們班的社會實踐內容是支教,推廣普通話。去湖南。”
不少學生犯愁了,還要去湖南啊,雖然能旅游,但是光是去南方坐火車都要一大筆錢。
他們是學生,沒有什么經濟來源,只能是去找家里人要。
有幾個人心里打了退堂鼓,他們不太愿意花太多錢去南方玩。
這時候他們的學費很低,生活費也很低。
大學難考,比較偏一點地方的中學有可能一個本科都考不上,被剃光頭。
老師說道,“希望大家都能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也會納入我們的學分,放到我們的檔案里。要是不愿意去湖南的話,也可以就在京城,植樹填湖。”
老師說完了,要么去湖南支教,要么在京城做苦力活,隨同學們選擇。
同學們開始議論起來,看選擇哪一個。
“我想要留在京城。”
“搬磚挑石填湖,你可以嗎?”
師范的女生多些,做這些活計本身就是弱勢。
但是沒得辦法,在外頭大半個月。那得花掉多少錢啊,她可付不起這個錢。
很快的同學們都做好了選擇差不多五五開,一半留在京城賣苦力,一半去支教。韓春風選擇的是去南方,在學校個把月了,這時候再去外面透透氣也好。
留在京城的有二十人,去南方的有十幾人,這十幾人差不多都是些家庭比較富裕的人,家里人有錢能夠支持他們去游學。
韓春風回到了家里,背了個背包,帶了兩身衣服,一個照相機。
“小關姐,我要去趟南方。學校的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剛好也能去南方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賺錢的項目。”
第二天,韓春風去了學校。十幾個同學都聚在了一起,統一安排買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