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風到了地方,揭開了一個瓷碗,用手摸了摸里頭,有很多水珠。
拿了根木棍,在這一片畫了個大圓圈作下幾號。
韓春風:“往下深掘三十米,應該有水。”
“應該?”
韓春風改口,“基本上會有水的,你瞧這只瓷碗有水霧,水珠也多,底下必定有水,再看這上頭這草。”
韓春風這些話也不算瞎說,基本上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只不過通過了他眼睛的透視功能更加的證實了這一點。
村長叫來了旁邊的五個大漢,“聽韓老師的,挖,就挖三十米。”
足足三十米啊,這可比涌泉村那邊只要挖七八米的難度高了很多。
幾個村民都不大樂意,三十米的深度,這要是沒出水呢,那可不就白干了。
但是村長在旁邊看著,再想想自己村里缺水的窘迫。
“干吧干吧,萬一真出水了呢。”
挖井,光挖可不行,特別是這個都三十米了,那還得堆青磚,或者是堆石頭,還得用上水泥。
這些作價可要不少錢。
但是只要出水了,那這點錢都不算事。
韓春風又去了其他六個地方,一樣的操作,瓷碗上沒水珠的直接就走,有水珠的呢,就在那兒畫一個圈。
韓春風:“村長,從這兒挖應該也能出水,向下二十五米。”
就這么的,韓春風給了村長三個能出水的位置。
這么深,基本上最少要花費一周的時間才能打好一口井出來。
韓春風特意又交代了聲,“記得一定得綁根繩子,到了三十米左右就會出水了,到時候拉著繩子就往外爬,可別淹著了。”
鄉村貧窮,沒有抽水泵,那就只能靠著繩子往外爬了。
井口就那么大,所以越深處,要耗費的人力也就越大,畢竟要把土全都搬運上去。
一口井井底最多也就容納兩個人一起做事。
看著韓春風那一臉篤定的說著,村民們不信的人依舊是占了大半,不過都是在抱著試試的態度,死馬當活馬醫。
韓春風:“村長,我要做的事都已經做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水區域已經找好了,接下來的事與韓春風無關,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
韓春風獨自一人回來了涌泉村,就十來里路,他過目不忘的能力是不會走錯路的。
馬村長一臉好奇的問道:“怎么樣,韓老師,苦水村那邊有水嗎?”
韓春風:“有,我為他們也找了三口井。”
馬村長:“他們可有福咯。”
馬村長心里還有些不得勁,就好像是一塊肉叫旁人也給咬去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