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蚯蚓的繁殖能力超強,只要環境適合,就會一直有。
韓春風特意功能開啟,籠罩方圓五里,他找到了好幾塊地,都是那種泥土很松,蚯蚓較多的地方。明天就去看看把這幾個地方畫一個圈出來做標記。
有了目標。
馬村長又把村里面幾個有影響力的人叫到一起開會。
“咱們村窮了百年了,不能再這么下去了。從明天開始,我們養雞,來,說說,有哪家想要成為成為養雞大戶的都說說自己的想法。把資金整合起來,我抽個時間去縣城,把雞崽子買回來。”
馬村長一說完,下頭就展開了討論。
“養雞,還是從小雞仔子開始養起,這能行嗎。”
要把一只小雞養活養大也是不容易的,一兩只還好,要是數量再多些呢,他們可承受不起這些后果。
并且把之前村長的猶豫也說了出來,人都沒糧食吃,怎么還能有食物去養雞。
馬村長開口說道:“都靜一靜,這個方案是韓老師想出來的,你們不相信我,難道還不相信韓老師嗎,人家可是京城來的大學生。”
在普通村民們的眼中,大學生的身份非常值得信賴,仿佛只要是個大學生,那肯定無論什么他都懂。
大多數村民基本上都是這么個想法。
不過確實也是,信息的不對等,學校學生確實要比村民知道的更多一些。
“韓老師,真這么說?”
“他真的說能養雞,行,那我聽韓老師的,養雞的活算我一份。”
“豁出去了,也算我一個。”
確實是窮的很,想拼一拼,再加上有村長和韓老師的保證,讓他們信心大增,都相信養雞能致富。
馬村長:“好,大有,也算你一個。既然這樣,都先交錢吧,明天再去發動村子里還有哪些想買雞的,我都統計一下,大家把錢都交一交。”
聽到說要交錢,會議上的人又變得摳搜起來,還是窮鬧的,一毛一分都不舍得拿出去。
又磨蹭了好一會兒,才算是把這些錢給收了上來。
“馬村長,這錢可是給您了,您可一定要保證著咱們能把雞養好啊。”
馬村長:“都放心吧,現在咱們水也不缺了,生活會越來越奔頭的。”
數了數收上來的錢,然后用個小本子都給他們記上。
…
又過了一天,把村子里的錢都收了上來,差不多有四五十戶要買雞仔的,這就相當于是三分之一的人。
雞仔便宜,不要太多本錢,即便他們窮,湊一湊,買幾只小雞仔的錢還是有的。
并且只要等到這一波小雞仔長大,變成了大母雞,能下蛋了,能孵出小雞了,以后買小雞仔的錢都能省下來。
在他們涌泉村養小雞,可能大米小米玉米這樣的五谷沒得吃,能吃的可能只有一些米糠。
所以村民們最擔心的也就是小雞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