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動作快點!”
樸虞熙氣呼呼地扛上自己的狙擊槍指揮著身后眾隊員快速登上直升機,她怒氣沖沖地目光遙眺遠方某個方向,咬牙切齒:
“這一次,一定要抓到你!”
另一邊,直播間內,系統繼續普及知識:
“輅車在商、周時期稱為:大輅,
那時的皇帝御車皆為單轅雙輪(所謂轅:即車前駕牲畜的直木,單轅即一根,通常目前所見馬車都是雙轅,車廂前左右兩根直木套在馬匹兩側)。
輅車的車廂統稱為:輿,長方體制式。
大明洪武年,
制式發生變化,定大輅車一乘(一乘即一輛)規格為: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闊八尺五分(大明木工一丈約等于3.16米,一尺約合如今也就是0.311米,一寸約等于3厘米)。
御駕輅車欞(即車窗)頂端使用雕刻有如意圖案的滴珠板(滴珠板又稱雁翅板),車身貫穿兩根車轅直木,通體噴朱紅丹漆,每一根直轅木長二丈二尺九寸五,頭部罩鍍金銅龍頭、尾部嵌龍尾、周身使用葉片裝釘出龍鱗模樣,車轅于牲畜之間搭攀皮一條。
車廂四面漆朱紅色丹漆,車窗十二格,車廂內描金,描繪麒麟、獅子、犀牛、大象、馬、鹿六只走獸,加之青鸞、鳳凰、孔雀、朱雀、雉、鶴,六飛禽。
車廂底部左右后,三面搭建有護泥板,一根貫通車軸接連兩只車輪,每只車輪十八條車輻,輞(車輪邊框)涂抹朱紅色漆,葉片裝金銅。輪內車心使用金銅雕刻成蓮花瓣輪盤。車廂高六尺七寸九分,四柱長五尺八寸四分,檻座高九寸五分,都噴朱紅漆,車欄桿的兩根支撐的戧柱同樣為金銅色,木柱頂端鐫刻寶相蓮花,中間部分描繪云龍紋,底部刻龜文。
車廂錦門高五尺一寸九分,闊二尺四寸九分,兩扇門各闊二尺二寸五分。
前后左右有格木扇,后方是朱紅色屏風,屏風浮雕沉香云紋,五條金龍穿梭其中。
車廂內設有紅色軟塌,床上鋪設花毯、錦褥等。同時設置一把朱紅坐椅,靠背上刻有金龍祥云圖案。
車廂外邊緣用青綺色細綾裝飾邊緣,同時掛有紅簾十一扇。車頂呈圓盤狀,尺寸三尺一分,頂四周邊緣地帶制作蓮花寶座模樣,高一尺二寸九分,以青飾做頂蓋。內部四周貼金,斗拱丹漆寶蓋,斗以八頂,冒以黃綺,謂之黃屋。屋頂四角垂掛青綺色絡帶四條,上面繡五彩云,三條龍騰云駕霧。同樣前后左右有欄桿,前后欄桿共十二根木柱,柱首雕有木制金色蹲龍。,不得不說,明清時的大輅車比之前的歷朝歷代的御用車架都要精美恢弘”
直播間眾人聽的嘆服不已。
“單單聽主播的描述,就足夠腦補出皇帝的馬車有多豪華了”
“堪稱馬車中的勞斯萊斯呀”
“這明明比勞斯萊斯牛比多了好吧!”
“就里面的內飾就不是星空頂能比擬的”
“話說,主播,黃屋是什么?”
有人不解。
“黃屋就是古代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
系統剛張嘴,就被老頑童搶了話題:
“《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度次得嗣,冠玉冠,佩華紱,車黃屋。”裴駰集解引蔡邕曰:“黃屋者,蓋以黃為里。”
“呵呵”
系統苦笑:
“正解”
“老頑童,泥垢了”
“我怎么感覺老頑童照這架勢下去,和主播一樣也有盼頭了呢?”
老頑童:........
“別鬧,我是有身份證的正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