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那章,始終遲遲不能通過,修改了好幾版了,沒動力再改了,臨時寫了一章,大家先看吧。心態崩了。
“第四道石門右手邊的石門上的佛像為慈氏菩薩,即我們熟知的——彌勒菩薩”
伴隨畫面移動,只見門上這尊石像,面露慈祥,右手當胸,大拇指掐中指與無名指,食指、小指豎立;左手掌心朝外五指攤開,蓮花繞于手指之間。他身上所穿服飾與之前類似,頭戴寶帽,身披天衣,站在蓮花臺之上,雙目直視前方來人,面帶笑意,無形之中帶給人一種和善的親切之感。
“這就是彌勒佛?”
眾人好奇地目光上下打兩個不停。
“感覺除了臉圓潤了一些,手勢不同,其造型與之前的都差不多啊”
“彌勒:咋地,妨礙你到此一游了?”
“哈哈哈”
曹七七也上下端詳了好一陣子,撇了撇嘴,雖然沒有只言片語,但是表情說明了一切。
忽然她捏住了鼻子:
“好難聞的味兒”
站在石門前,遠遠地就問道從地宮金券內傳來一股十分刺鼻的異味。
系統忽然意識到了什么,悄悄遞給曹七七一個口罩。
“你還帶了這個?”
曹七七上下打量了系統兩眼,接過口罩徑直戴上,瞬間感覺呼吸順暢了許多,但鼻息、口腔之中的異味好半晌仍舊揮之不去。
罕見的這一次她沒有主動進入金券:
“你先”
她對系統說道。
系統訕笑:“那個我先解釋一下,稍等哈”
見曹七七點頭,他沖著直播間說道:
“彌勒佛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佛,藏語謂“強巴”
在密教,胎藏界之彌勒,坐于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之彌勒在賢劫十六尊中,坐于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迅疾金剛。
在中國內地一些寺院里,常見到袒露胸腹、笑容可掬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當然,大肚彌勒佛常見于漢傳佛教,而大家面前的這尊天冠彌勒菩薩為古印度彌勒佛形象,他們并非同一形象,前面幾座菩薩同樣如此”
彌勒佛在中國的道場:浙江省寧波雪竇山-雪竇寺。
雪竇寺,創于晉、興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歷史。
宋朝時名列天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明朝時位居“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據《寺志》記載:在唐宋時期,雪竇寺先后受幾代皇帝的41道敕諭,至今寺內尚存“欽賜龍藏”的經書5760本、玉印、龍袍、龍缽、玉佛等。宋宗賜“雪竇資圣禪寺”額匾,理宗追書“應夢名山”。
如今,
“浙江雪竇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反正說破大天,我的記憶里,彌勒佛就是袒胸露腹喜笑顏開的樣子”
“其他的形象表示不熟悉”
“關于彌勒佛有幾幅有名的對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
系統忽然轉移話題。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青青子衿忽然搶先說道。
“沒錯,這是北京潭柘寺的彌勒佛兩邊懸掛的寓意深遠的楹聯”
系統贊同道。
“我記得四川峨嵋山靈巖寺彌勒佛殿兩側也有一副令人回味無窮的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