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小蘿莉是缺錢的人?”
“也對”
響起曹七七的方方面面表現,尤其那嫌棄的小眼神,騙不了直播間的老有天,那絕對不是假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嫌棄。
“話說,小蘿莉,你為什么沒拿呢?”
有人好奇的詢問當時人,眾人都想聽聽當事人的回答。
曹七七說道:
“第一晦氣,第二,我又不缺那點錢”
“6666”
“猝不及防,讓她給裝到了”
“扎心了,老鐵”
“我小蘿莉,還是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
“唉...還是有點可惜,現在能挖掘到的,完整保存的朝珠寥寥無幾”
老頑童忽然開口。
“沒什么可惜的”
系統開口:“也就那樣”
“愿聞其詳”
老頑童忽接話道。
“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絳色都有區別。”
《清會典.禮部四.儀制清吏司》記載:
朝珠,狀如念珠﹐計一百零八顆。珠用東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蠟等制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絳為飾﹐由項上垂掛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得掛用。其中東珠和明黃色絳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說到這兒,他頓了頓:
“剛才說過,每盤朝珠有四個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頭”,在背后還有一個下垂的“背云”,在朝珠兩側,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為“記捻”。”
朝珠戴法男女有別: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兩串在右一串在左為女。
朝珠象征著四季,一百零八顆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24節氣、72候,四個佛頭象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于背后的佛頭、背云,寓意“一元復始”,三串綠松石記捻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總和為30天。
通常,
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掛兩盤紅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還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臘朝珠,祭日戴紅珊瑚朝珠,祭月戴綠松石朝珠。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這么講究?”
人們大開眼界。
“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
系統掃了一遍下方,無人發現他倆的行蹤,這才放心說道:
“按清《會典》規定:”
前朝:
皇帝朝珠用東珠,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綠松石珠,均明黃絳。
皇子、親王、親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東珠,余隨所用,金黃絳。
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朝珠,不得用東珠,余隨所用,石青絳。
民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青金石、綠松石、蜜珀隨所用,石青絳。
后宮:
皇后、皇太后朝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均明黃絳。
皇貴妃、貴妃、妃朝服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明黃絳。
嬪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絳。
皇子福晉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絳。
親王福晉、世子福晉、郡王福晉均同。
貝勒夫人、貝子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石青絳。
民公、侯、伯夫人朝服朝珠三盤,吉服朝珠一盤,珊瑚、青金石、蜜珀、綠松石隨所用,石青絳。
此外,
品官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命婦五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道、侍衛均可用朝珠,以雜寶及諸香為之。
禮部主事,太常寺博士、典簿、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鳴贊,光祿寺署正、署丞、典簿,國子監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在廟壇執事及殿廷侍儀時準用,平時及在公署則不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