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玉衣,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六個部分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絲加以編綴。玉衣內頭部有玉眼蓋、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臉蓋上刻劃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體型。
全衣耗用玉片、金絲巨多,做工十分精細。
由于金縷玉衣象征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制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制作的“東園”。這里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鉆孔、拋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制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于當時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
說到這兒,曹七七停下腳步,聳了聳肩,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尸骨不壞的心愿,反而招來盜墓毀尸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盜。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解放以來,漢墓中所發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
“這么稀少?”
“你以為是清朝那種大白菜啊,要多少有多少?更何況大漢朝距今都多少年了?”
爭執中,曹七七再度說道:
“據記載,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
“臥槽?”
眾人大驚。
與此同時,另一邊,金陵XXXX街道派出所內,一群警察叔叔盯著屏幕:
“抓嗎?”
“現在不合適,目前來看她還沒有任何逾越行為”
“頂多現在只是一個嫌疑人”
“河北那邊怎么樣?”
“那邊傳來了消息,東西一樣沒丟”
“意思就是這個姑娘只是沒忍住好奇進去旅了個游,東西沒懂甚至還幫兄弟單位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那這個.....她是不是有病?閑的吧!”
眾人無語。
向北走了約70余米,轉過彎,繞過樹林,前方豁然開朗。
“前面就是神功圣德碑及碑亭”
曹七七指著前方說道。
但見一座城樓出現在前方,與清西陵皇陵中的紅墻黃瓦的神功圣德碑樓不同的是,明孝陵這座碑樓墻體為灰白結構,上方城樓雕梁畫棟。
“這座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成祖朱棣于為親爹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頌德碑”
“由于建筑平面為正方形,故俗稱“四方城””
“這是經過修繕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