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簡介:
耿仲明
先世山東人,徙遼東蓋州衛。明登州參將,與李九成、孔有德同為毛文龍舊部。毛文龍死后隸屬登萊巡撫孫元化麾下,孫元化將李、孔、耿所部編練為登州新軍,恩遇有加。崇禎四年(1631)八月,祖大壽受困大凌河城內。孫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騎趕赴前線增援,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雪,部隊給養不足,吳橋縣拒絕為孔部提供給養,有一士兵強取士紳王象春家仆一雞,孔有德畏懼王家勢力,下令將該士兵“穿箭游營”,眾士兵群情激奮,擊殺該家仆。李九成因將孫元化交給他的公款賭博揮霍,無法交差,遂煽動孔有德發動叛亂。耿仲明打開登州城門迎接叛軍,出賣了孫元化。崇禎六年(1633),叛亂失敗,李九成被擊斃,耿仲明與孔有德一道叛投后金。崇德元年(1636),清封耿仲明為懷順王,順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偕尚可喜進軍廣東,于途中因窩藏逃人畏罪自殺。其子繼茂襲封,后移鎮福建。康熙十年(1671),繼茂卒,其子耿精忠襲封。
尚可喜
先世洪洞人,遷衡水,后徙遼東海州。明廣鹿島副將。孔有德、耿仲明叛投后金后,引清軍攻破旅順,尚可喜全家殉國。后尚可喜因受上司排擠叛投后金。崇德元年,清封尚可喜為智順王,順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所部隨大軍下廣東,遂留鎮廣東。
吳三桂
江蘇高郵人,籍遼東山海衛。其父吳襄為崇禎時錦州總兵,三桂以武舉隨征,因戰功及父蔭,官都指揮。后吳襄坐失戰機下獄,擢三桂為總兵,守寧遠。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軍破大同、真定,京師戒嚴。明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率所部入衛京師,并起用吳襄提督京營。三桂令步騎先入關,親率精銳殿后。十六日抵山海關,二十日到豐潤,聞京師已陷,入衛兵皆潰,三桂引兵還頓山海關。李自成派降將唐通攜銀四萬兩犒三桂軍,并脅吳襄作書招降。三桂率兵西至灤州,聞其愛妾陳圓圓為李自成軍部將劉宗敏掠去,即回師山海關,秘密遣使上書睿親王多爾袞,請清軍入關討李自成。
多爾袞得書即日急進,至山海關外十里,吳三桂出關迎降,即在軍中剃發盟誓,其兵以白布系肩,前驅入關。四月二十二日,吳三桂與清英王阿濟格、豫王多鐸大敗李自成軍于山海關(見山海關之戰)。是日清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令其為前驅追擊李自成。吳三桂隨阿濟格敗李自成于慶都。后又自長城外進綏德、延安,攻西安。李自成出武關南走,三桂督兵追擊,自襄陽下武昌,進至九江,清廷召還,命往錦州鎮守。順治五年移鎮漢中。八年,清廷命吳三桂督李國翰征四川。九年,吳三桂分兵攻下成都、嘉定、敘州、重慶,遭明軍劉文秀部反擊,損失慘重,但于保寧反敗為勝。十四年清廷命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進征貴州。十五年,下遵義,隨后參加了與李定國對決的炎遮河之戰。十六年,清軍會攻云南省城,南明永歷帝奔永昌,復奔緬甸。吳三桂在追擊過程中在磨盤山遭到李定國、竇名望等人的伏擊。清廷命吳三桂鎮守云南,并諭吏、兵二部,凡云南文武官舉黜及兵民一切事,命吳三桂暫行總管,俟數年后,仍照舊例。十八年,清軍入緬,緬甸王執永歷帝獻清軍。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朱由榔于昆明。清廷晉封吳三桂為親王,并命貴州省亦屬管轄。吳三桂遂久鎮云貴。
三藩之亂
互聯網巨頭大清斯基成功上市實現了壟斷大明的任務之后,眼瞅著組織內部派系林立,甚至還有三個漢人堂口的分公司跳的很厲害,加之行業不景氣,于是決定大規模裁員。
作為大清懂王,尤其還是社會人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個二五仔發現情況不對:
KPI不給打滿也就算了,就連五險一金現在都不給交了,甚至養老貌似要斷,就連公費旅游的錢都不給報銷,擺明了這是他們的事發了——新任坐館打算搞他們仨。
于是三人秘密開了一個線上視頻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愛與和平。經過深入討論,他們一致認為,他們仨和愛與和平半毛錢關系也沒有,目前大環境下他們吃棗藥丸。
要么認慫,被社團的新坐館搶了他們的房子、妹子、票子;要是硬鋼,新坐館的房子、妹子、票子可能是他們的。
畢竟他們有錢,小弟一堆。
于是,最后決定:撂挑子不干了。
就這樣,三藩要求脫離社團搞獨立。
可惜他們低估了新任坐館的人品,畢竟可是連大清第一勇士,集團總經理·兼第一秘書·兼首席COO的托洛夫斯基·鰲拜,都被拿捏的男人。
鑒于三藩炸毛了,敢呲牙,社團扛把子:勃列日涅夫·康熙,振臂高呼一聲:烏拉。對這三個釘子戶就打算強拆。
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線下battle。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除非池塘不夠大。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個團伙開始用腳投票搞獨立之后,忽然發現附近十里八村的老鄉們居然沒人支持他們。就連他們的股票,都沒有散戶接盤。
這些老鄉給出的理由是:算命先生說過:反復橫跳的二五仔,墳頭草早晚三尺高,而且股票入手秘籍第一條:飄紅,大海靠別墅;飄綠,全家當內褲。
失去了群眾基礎,三個人也不慌,一點都不慌,甚至有點想笑,畢竟身份證他們都換了一茬了,不在乎再換一一版2.0的,人生在世,干就完了。
就是這么頭鐵!
事實證明,三人路的確走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