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樣尊重嗎?”
“呵呵,你們都挺會”
曹七七冷笑一聲。
“那必須的,俺們不是吹的,隨便拎一個都是社交牛比癥”
眾人自吹自擂。
“我看你們是膨脹了”
曹七七道:
“來你們說說,加好友第一句話怎么說會讓對方覺得你狠哇塞?”
“就這兒”
眾水友不屑。
“我是王大爺,我有低保!”
第一位水友語出驚人,天雷滾滾。
“你好,合葬嗎?”
第二位更狠。
曹七七:......
臥槽,這踏馬都是什么陰間操作?
只見眾人繼續娓娓道:
“你好,我是你大爺,我沒啥優點,就是多才多億”
“你好,我是隔壁老王,我的有點就是,身高一米五,會做餅,有需要的時候,我喝藥賊快”
“臥槽?大朗,是你嗎?大朗,大朗,你說話?再不說話骨灰給你揚了”
曹七七:..........
一個比一個狠。
果然,不怕沙雕多,就怕沙雕是一窩。
只見人們繼續刷屏:
“你好,一個鐘68了解一下?”
“你好,尼瑪逼迫你穿秋褲了嗎?”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你好,我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秦始皇二大爺的表弟舅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堂弟的親兒子,我有一筆傳國寶藏,當年被我仙人板板藏起來了,如果你想分錢,那么現在資助我,打錢!事后讓你分分鐘過億”
“你好,擴列嗎?分手打斷狗腿那種”
“雷浩啊,我廣東人,對,就轉吃胡建人的那個廣東呀?”
“你好,我能單身開法拉利”
“你好,我是吳某凡,現在我事發了,我需要998跑路,事成之后我讓你當媽”
“慕名而來,希望你不要不識好歹”
“你喜歡什么樣的癩蛤蟆,你說,我自己染”
...........
直播間高手過招,招招致命,路子一個比一個野。
“一群沙雕”
曹七七無語。
“好了,說正事”
“把我的坑填了,咱們說說明初四大案”
曹七七道:
“明初四大案亦稱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為消滅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所引發的著名四大屠殺案件。”
四大案分別為:
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
胡惟庸與藍玉案件習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重大事件。
據周敬心書,此外尚有洪武四年錄天下官吏,洪武十九年逮官吏積年為民害者,洪武二十三年罪妄言者。朱元璋都大戮官民,不分臧否。
先說:空印案。
空印,就是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內容。
按明朝規定,
每年各部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朱元璋時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全國各地菅員都要到南京來報送賬冊。當時上繳的是實物稅款即糧食,運輸過程中難免有損耗,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錯誤就要打回重報,江浙地區尚好,而云貴、兩廣、晉陜、四川的菅員因當時交通并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菅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這原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
朱元璋發現空印這種做法后,極為敵視。
它的部分原因是,他非常不喜歡蒙古元朝時代已經出現的官僚們的舞弊行為。他嚴厲地對付帶有這種意味的行為。使用空印會給貪氵虧大開方便之門。
“空印”事件上了全國熱搜,
史載,朱元璋的反應是“盛怒”,認為這是欺罔行徑,丞相、御史都不敢諫言。下令,主印菅員處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軍。
同年有星變,朱元璋下詔求言,有浙江寧海人鄭士利給朱元璋發了一條微信。
(鄭士利兄,乃湖廣按察使僉事鄭士元,受空印案連累坐牢,為避免被認為是“有假公言私者”,等到鄭士元出獄后,鄭士利這封上書才上交到朱元璋手上。鄭士利上書數千言,言數事,其中空印事尤詳。)
鄭士利認為:
第一,這事可大可小,可有可無,皇帝心眼太小。
第二,這是傳統,皇帝別鬧。
第三,皇帝濫殺無辜,不講武德。
第四,殺這么多人,間隔如此短,生產隊的豬都不敢這樣。
朱元璋看罷鄭士利的上書后,原地爆炸。
這一波硬鋼不禁小伙伴沒拯救成功,鄭士利剛被放出來,又進去了。
“空印案的案發時間,以及涉案被殺人數,還存在爭議。在案發時間上,有洪武八年(1375年)說,洪武九年(1376年)說,洪武十五年(1382年)說。在涉案被殺人數上,有殺數萬之說,有與郭桓案共計殺七、八萬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