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微峰金精洞,自號“金精山人”,故后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
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爺爺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于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斗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后,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
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東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后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對聯“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就暗寓了這個故事。
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
根據民出風水名家劉公中《堪輿辟謬傳真》的考據,廖瑀則有二人:「《泄天機》及《扒沙經》,皆稱宋樂平廖瑀著;考《泄天機》所附之地課,則系雩都廖氏所著,兩人俱號金精。
前廖瑀重山巒,后廖瑀專重星卦,名同實不同,后人混而為一。
風水中有龍脈星辰,分三種:行龍星辰、剝落星辰、余氣星辰。
“楊公九星”很好地解決“行龍星辰”問題、
“廖公九星”定出“剝落星辰”特定的規律;
唯有‘余氣星辰’未有合理的探究。
“大佬,你等一下,龍脈有星辰?”
“龍脈國內不就那么幾條嗎?”
“你這一看就屬于沒好好聽課”
系統道:
“龍因地勢,大致分為:生龍、死龍、強龍、弱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福龍、劫龍、病龍、殺龍、來龍、行龍、支龍、壟龍、止龍”
“以生強順進福為吉龍,其他皆為兇龍”
生龍:
堪輿家,將合星辰之峰(即金木水火土五星),枝腳活動好看,行度之間如生蛇曲動的龍脈,稱之為生龍。
特點:地勢起伏、靈活多變。
《泄天機·全局入式歌》曰“生是低昂多節目”
《寶鑒》云:“生龍自祖山而來,一路大頓小伏,如生蛇之渡水,如啄木之飛空。到將入首結穴,左右有腳。
這種龍最吉為富貴大地,主人丁興旺,奕世富貴。
死龍:
堪輿家(風水師)上將峰巒模糊,腳手不明,龍脈在前行中直硬沒有動勢的龍脈稱之為死龍。
特點:山勢呆板,缺乏起伏變化、無生氣、無結穴。
《泄天機·全局入式歌》曰:“死是無起伏”。
死龍自離祖以來,沒有起伏擺折之勢、沒有了生機,死氣沉沉。
此位最兇,不能融結穴位。縱有形穴,也是假的。
如果誤葬了死龍,主窮苦潦倒,最后死絕。死龍就算作神壇社廟,也難以顯靈。
強龍:
堪輿家上稱氣勢雄健.枝腳撐拄的山脈為強龍。
《泄天機·全局入式歌》曰:“強是奔走勢力弘”。
強龍從離祖一路前行,勢像猛虎出林盡顯強大盛氣之勢。
這種龍最吉,結成穴位的,主驟富驟貴,威名天下,一時功業強盛。
弱龍:
堪輿家稱體勢瘦弱、枝腳短縮的山脈為弱龍。
認為其脈無穴融結。龍脈看著瘦骨嶙峋,好像餓瘦的動物。
《入式歌》曰“弱是瘦崚嶒”。
這種龍多遭風吹水劫,不能融結穴位。縱有形穴,也是虛假的。如果下葬,主孤貧伶仃,疾苦貧困受欺。
順龍:
堪輿家稱體勢順出,枝腳安貼,有顧祖抱穴之情的龍脈為順龍。
《入式歌》云“順是開張向前往”。
順龍自離祖以來,尊卑有次,龍脈順行。
這種龍最貴,如融結穴位,主富貴綿遠,大發人丁子孫,子孫孝順和睦,世代多福多壽。
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