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貴神,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三年(公元744年)開始設立,主司風雨、水旱、雹疫、災害諸事。
祭祀之禮僅次于昊天上帝,而高于太清太廟,屬于國家大祀,皇帝親自出席祭祀典禮。
九神名稱分別為:太一、天一、招搖、軒轅、咸池、青龍、太陰、天符、攝提。
此九神,于天地猶子男也,于日月猶侯伯也。
《舊唐書·禮儀志四》:天寶三年,有術士蘇嘉慶上言:“請于京東朝日壇東,置九宮貴神壇,其壇三成,其上依位置九壇,東南日招搖,正東日軒轅,東北日太陰,正南日天一,中央日天符,正北日太一,西南日攝提,正西日咸池,西北日青龍。禮次昊天上帝,而在太清宮太廟上。用牲牢、璧幣,類于天地神祇。”玄宗親祀之。如有司行事,即宰相為之。肅宗乾元三年正月,又親祀之。
《宋史·禮志六》:元佑七年,監察御史安鼎言:“按漢武帝始祠太一一位,唐天寶初兼祀八宮,謂之九宮貴神。再詳《星經》:太一一星在紫宮門右,天一之南,號日天之貴神。其佐日五帝,飛行諸方,躡三能以上下,以天極星其一明者為常居。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疫疾、災害之事。
《唐書》日:‘九宮貴神,實司水旱。太一掌十六神之法度,以輔人極。’
《國朝會要》亦云:‘天之尊神及十精、十六度,并主風雨。’由是觀之,十神太一、九宮太一與漢所祀太一共是一神。”
《黃帝九宮經》:一宮,其神太一,其卦坎,其方白;二宮,其神攝提,其卦坤,其方黑;三宮,其神軒轅,其卦震,其方碧;四宮,其神招搖,其卦巽,其方綠;五宮,其神天符,其卦離,其方黃;六宮,其神青龍,其卦乾,其方白;七宮,其神咸池,其卦兌,其方赤;八宮,其神太陰,其卦艮,其方白;九宮,其神天一,其卦離,其方紫。
如是而已。
“大家聽說過六十甲子入九宮的說法嗎?”
眾人瘋狂搖頭。
曹七七:........
淦!老娘不干了!
一想到漢子,算了,還是忍忍吧,畢竟她還是非常想碰漢子的。
“先給大家講講如何算五行吧”
“基礎搞起”
天支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順序配合可以產生六十個單位,叫六十甲子。
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時分別用天干、地支配合來表示,正好有八個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
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戍、丑、未屬土。這樣一來,根據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認為必須五行俱全,命運才會興旺。
【怎樣從陽歷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生月篇】
首先,地支。
傳統陰歷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
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志的。
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芒種至小暑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為十二月丑月。
只要知道了陰歷生日是陰歷幾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至于【生月】天干,
各月天干順序如下:
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豎列是各月的地支。
——
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年
寅一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二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