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繼續說祭祀。
“日月星辰與九宮貴神之后,便是風雨雷與司官”
司官?
眾人迷了。
那是什么。
“就是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這是古代的星官”
曹七七道。
《周禮·春官·大宗伯》曰: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司中,一曰:“天神”,二者曰:“星官”,三云:“官名”。
今天主要在于星官。
《史記·天官書》云:
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在斗魁中,貴人之牢。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
《隋書·志第十四·天文上》云: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太常理文緒。四曰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寶。所謂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內階者也。明潤,大小齊,天瑞臻。
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招搖、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天曰三臺,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臺,為司中,主宗。東二星曰下臺,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又曰三臺為天階,太一躡以上下。一曰泰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士,下星為庶人。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也。其星有變,各以所主占人。君臣和集,如其常度。
此二則說的便是如此。
至于百神,就是字面意思:各種神仙。
“那五龍呢?”
水友好奇的問道。
“五龍即青龍、赤龍、黃龍、白龍、黑龍。”
“是古中國神話傳承的五行思想體現的五種類別的龍”
道教有五行神。
《鬼谷子·本經陰符》:“盛神法五龍。”陶宏景注:“五龍,五行之龍也。”
《文選·郭璞〈游仙詩〉》:“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
李善注引《遁甲開山圖》榮氏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次曰宮龍,土仙也。”亦謂五龍的法術。
說完天神,接下來是【地祇】
曹七七道:
“首先,地祇就是地神的意思”
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后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
道教文化中,
玉皇上帝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對于天地、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都得管。
屬下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管理商務的關圣帝君,管理工務的巧圣先師,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管理地方的有東岳大帝、青山王、城隍爺、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管理陰間的有酆都大帝和十殿閻王。
而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神中至尊。
在道教的理論中,將天、地、人三界分得很清楚:
天有十三層,一層有三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