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笙兒控制住發顫的手指,竭力制止自己多想,所以原書中張貴妃生產之日大出血確實有很多疑慮。
發覺孟熠的這種心思后,她甚至開始懷疑孟笙兒的生母——宋皇后是否死的蹊蹺。
“笙兒?”
“是……父皇。”
孟熠見她神色不對,關切的詢問,“可是身體還不舒服?”
孟笙兒掩下眸中深思,“兒臣初次身負重任,有些緊張罷了,若是處理不好,兒臣怕讓父皇失望。”
孟熠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緊張什么,這天下都是我孟家的,朕將德州的事托付給你不過是讓你鍛煉自己,不用擔心,朕會派影一跟著你,若是有事隨時傳訊給朕就是。”
“兒臣領旨。”
……
出了御書房的大門,孟笙兒的神色就冷了下來,若是她猜對了,那么……殺母之仇又如何來報?
她雖然不是原主,可畢竟代替了原主在這個世界生存,原主的母后就是她的母后,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若是這仇人就是孟熠呢?
原主未出生時就已經注定了將來登頂高位,但彼時孟熠還正值壯年,又怎么允許未來儲君的母族一家獨大,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后來文淵王府的敗落。
想了半天,孟笙兒最后也只能感嘆一句皇家無情。
七日后,大梁國主正式下旨冊封長公主孟笙兒為赴德州賑災欽差大臣,并謝丞相、翰林院蘇林輔佐其左右,于五日之后啟程。
從紅杉嘴里聽到消息的孟笙兒連手中的脆桃也不啃了,沉默了半晌。
紅杉見自家主子突然不說話了,不由得有些擔心是不是主子不喜歡陛下給安排的兩位大人。
可紅杉還沒來得及問,就聽某人感慨一句,“起點高就是好啊!”都不需要自己努力就能得到他人求之不得的工作,甚至后臺還給配備了專業的人才幫助。
謝丞相是誰?
謝晉,當朝丞相,大梁國妥妥的國之棟梁,百官之首,誰提起來不夸上一句人才?
德州干旱救災這事,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
嚴重是在于德州百姓農田顆粒無收,饑不果腹,以至于流民失所。
可解決起來卻是不難,穩定民心,發放救災物資,幫助災民度過饑荒即可,大梁國國庫充裕,也不擔心后續物資跟不上,所以說處理這件事并不難。
丞相之責任深重,都說皇帝日理萬機,可幫助皇帝處理事務的丞相又怎么可能不忙呢?
讓堂堂的丞相去處理這樣的事,誰不覺得大材小用?
知道的人清楚孟熠是為了讓孟笙兒能夠順利不出錯誤的處理好德州的事,不清楚的人還以為堂堂的丞相被貶謫了呢!
而這個翰林院院士蘇林也是值得一提的。
翰林院院士雖然官職不高,可人家文化水平高啊,那可是去年大梁國的狀元郎,說起安撫百姓,穩定民心來誰能有人家會說話?
兩個大梁國的優秀人才,就被安排去輔佐孟笙兒賑災了,所以說,只要孟笙兒本人不是個智障,就絕對出不了錯。
孟熠為了孟笙兒也算是考慮的十分周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