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他所等待的人便站了出來。
走出來的人是楊彪。
當看到他走出的那一刻,哪怕以林辰的修養之好,也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楊彪并不知道林辰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當然,更或許他早就知道了,不然也就不會在之前說出那七個字了。
不過此刻,他卻完全不在意了。
楊彪很清楚,當他被人推出來的那一刻,他也就只能按照劇本走了。
用后世的話來說,此刻的楊彪就是一個工具人。
不過,他卻是無數人的工具人。
這里的無數人,力量之大,哪怕以楊氏的根基之深,楊彪也只能是低頭當工具人。
而且,以楊彪多年的政治經驗來看,自己站出來,說不定還能避免許多事情。
真要是他不管不顧的話,最后才更可能讓新朝生出大亂。
所以,就算明知道林辰會不舒服,楊彪也還是走了出來。
“陛下,臣有一策。”楊彪深吸了口氣,對劉備行過禮后,緩緩道。
劉備只是看著他,根本沒有一絲要回應的意思。
“臣以為……”
楊彪卻好像已經豁出去了,哪怕沒有劉備的回應,他依舊還是將話說了出來。
“此刻最好的平亂之策,并非出兵,而是迅速停下清丈田畝之事,不然的話,恐怕還會有更多人起兵生亂。”
說完之后,他深深地松了口氣后,仿佛完全輕松了下來,整個人也就此陷入了沉默。
隨著楊彪的話音落下,劉備快速將目光凝聚到了林辰身上。
“……”
在劉備期盼的目光之下,林辰拍了拍平整的朝服,面無表情地走出來道:“既然……楊老太公已經有了方略,臣以為,可以照此辦理了。”
眾人很是驚異地看著他,似乎沒有想到他會這么說。
不過眾人并不知道的是,林辰此刻的內心一點波瀾都沒有,甚至還想大笑三聲。
如果可以的話,他一定會笑三聲出來。
先笑漢室制度腐朽,中笑自己太過理想化,后笑大多世家、豪族的目光短淺。
他錯了,錯的實在厲害。
他的錯,錯在不該將所有世家、豪族都想象成荀家、陳家、方家那樣的家族。
錯在對天下形勢的判斷有誤。
錯在自以為是。
他本以為,當那些世家、豪族得知劉備稱帝之時,就算不如荀家、陳家、方家那樣以大局為重,也該是給幾分面子才是。
就像是原本的歷史上,曹操開始是很缺糧的,直到屯田制開始,他才有了打仗的軍糧。
但問題在于,曹操的屯田制,首先是在潁川展開的,要是沒有荀家、陳家的大力支持,屯田制還能那么厲害嗎?
史載:‘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
光是這句話,就能看出很多問題了。
一個潁川,有那么多的土地能被曹操利用起來?或者說,沒有荀家、陳家的支持,他能得糧百萬斛?
所以,林辰幾乎下意識地就以為,朝堂上的這些人,就算不是荀彧、陳群那樣的人,多多少少也會出讓一部分利益。
可惜,他把人想的太好了。
這是一錯。
另外還有一錯,當那些人都站出來的時候,他也終于想到了一件事。
東漢,是一個很詭異的政權。
說是詭異,便在于很多人動不動便會以叛亂做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