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蒙王國,位于馬恩斯大洲的西部,其西臨奧卡洛斯王國,北接宿敵希爾迪王國,人口大約在兩千一百多萬人左右,由在位16年的34歲的洛倫·魯蒙國王統治,人們更喜歡稱呼他為洛倫十一世國王。
先前說過,查理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科技程度差不多是地球的18世紀,在這個世界里同樣有著工業革命的發生,在工業革命之后,魯蒙王國境內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起許多使用蒸汽動力機器生產的行業,一座座工廠和煙囪拔地而起,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業作坊——這些工廠基本是由中小貴族在背后投資建成,少數獨立的工廠主也在坐大以后通過向王室捐贈財產而被授予爵位,他們與前兩者一同被稱為新晉貴族。
出于某種奇怪的原因,老牌貴族對這些新晉貴族充滿了歧視,他們戲謔地稱新晉貴族為貪婪的吸血鬼,這或許是因為工人們悲慘的生活以及惡劣的生活環境,形容新晉貴族獲得的龐大財富都是建立在底層工人的苦難之上。
國王樂于看見新舊貴族之間的對抗,但他同時也不愿意放過斂財的機會,再加上連年的戰爭導致軍費開支過大、嚴重的糧食歉收使得國家不得不向他國購買糧食,使得國庫嚴重空虛,因此他接受了老牌貴族的建議,向空有財富而沒有強大勢力的工廠主、商人和農民增收戰爭稅。
之所以不向老牌貴族收稅,還是因為他的統治嚴重依賴著老牌貴族的支持,軍隊大多數軍官都是大貴族家族出身,如果失去了這些老牌貴族的支持,缺少軍官指揮的王**隊將會大大喪失戰斗力。
安頓說的新晉貴族企圖聯合北方的希爾迪王國推翻國王統治,這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希爾迪王國早已完成了工業革命,其國王就是在新晉資產階級貴族的脅迫下被迫簽署通過大量有利于資產階級貴族利益的法案,國王的權力遭到嚴重削弱,雖然名義上的統治者是國王,但實際上是新晉貴族擁護的宮相。
洛倫十一國王一直對希爾迪王國施行貿易封鎖,使得后者的商品無法進入魯蒙王國這廣闊的市場銷售——魯蒙王國雖然也進行著工業革命,但工業革命波及的范圍實際上是王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和王都安克頓城周邊地區,鄉間仍然處于頑固落后的小農經濟體制。
希爾迪王國一直想要打開魯蒙王國的市場,傾銷國內工廠生產的商品,想要達成他們的目的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依靠戰爭手段逼迫魯蒙王國簽訂條約,二是聯合魯蒙王國的新晉貴族推翻洛倫國王的統治,一勞永逸。
第一個方法正在進行著,但由于魯蒙王國的主力全部集結在北方戰場頑強抵抗著宿敵軍隊的進攻,遲遲得不到進展,他們因此轉而使用第二個方法也是很合理的事情了。
為了抵抗兩個國家的同時進攻,王國的軍隊全部被派上前線,若是新晉貴族趁著這個機會掀起叛亂,其后果不堪設想。但是這和查理由有什么關系呢,擁有全面戰爭系統的他最不愿意看見的就是永恒的和平,只有連年戰亂才能給他崛起的機會。
……
查理帶隊回到駐地后,發現多伊爾上尉早就回來了,他眉頭緊鎖,看起來似乎是從營部那里聽到不好的消息。
“多伊爾長官,發生什么事了?”查理主動湊過去,詢問道。
“克洛斯,我們有麻煩了。”多伊爾的第一句話就讓查理的心下意識提了起來,還沒來得及詢問,接著,他又聽多伊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