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敵軍估計打不出新一輪的射擊了,他們能夠一下子打出三輪齊射也只是使用了排射戰術而已,現在三排都打完,以線膛槍那糟糕的裝填速度,只要他們加快速度,就能趕在第一排士兵裝填完畢前抵近射擊!
他們是這樣想的,然而人最害怕什么就最容易出現什么,他們才剛剛重整隊伍不過數秒,前方再次響起了一輪令他們都感到心驚膽戰的槍聲!
啪啪啪——
又是一輪齊射!
重整的希軍線列再次被打散,而這一次,希軍士兵的士氣被徹底打入深淵,他們尖叫著毫不猶豫就轉身逃跑,全然不顧軍官的勸阻,那些有心繼續組織進攻的軍官最后也只能無奈地跟著潰兵一起撤回缺口。
如果魯蒙士兵能夠憑借線膛槍站在遠處射殺缺口后的希軍,直到對方潰敗為止那有多好啊,可是希爾迪人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被部署在要塞內部的榴彈炮不斷朝城外的魯蒙步兵射擊,讓后者不得不繼續前進,躲避從天而降的開花彈。
后續的進攻并不輕松,哪怕魯軍士兵擁有線膛槍和米尼彈這一大殺器,他們仍然無法攻入希軍重點防守的缺口,在幾次試探性進攻失利后,他們便有序地退回圍城營地。
今日的試探性進攻并不是為了一舉拿下科倫要塞,而是為了試探城內守軍的火力和抵抗意志。可以確定的是,守軍手里除了那些被集火摧毀的要塞火炮外,還有四門磅數不明的榴彈炮,守軍的戰斗意志還算中規中矩,并不出彩。
對于守軍重點防守的缺口,各師高層已經有了想法,他們準備將各營的擲彈兵集結起來組成一個臨時的戰斗序列,讓他們擔任尖兵的職責,使用攜帶的手榴彈炸開堵在缺口后面的守軍,而后快速打出三輪齊射,發起沖鋒。
擲彈兵使用的手榴彈雖然比不上幾百年后的那種單兵手榴彈,但數十上百個同時在狹窄的缺口后面炸開,產生的威力還是非常可觀的,而且擲彈兵們扔出的手榴彈個頭也不小,直接砸到人的頭上也能帶來不一樣的物理效果。
短短一個晚上的時間,各師高層就制定出了一份針對如何攻入缺口的計劃,等到第二天,他們便將全師的擲彈兵都集中起來,在友軍火炮的掩護下向科倫要塞發起進攻。
第二天的科倫要塞的火炮火力明顯比前一天要微弱很多,為了避免剩余的火炮也被敵軍摧毀,守軍盡量減少了開炮次數,那四門榴彈炮因此成為了今天的主演——然而擔任主攻的擲彈兵們也吸取了昨天的教訓,他們在進攻時刻意將個連隊的距離散開,從而減少了被擊中的可能性。
不過,他們很快就遇到了一個新的困難。
希軍在經歷了昨天的教訓后,便將封存起來的步兵炮直接推到了缺口后面,能夠直接轟擊裝備了線膛槍的敵軍——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什么魯蒙人的線膛槍的裝填速度會那么快,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想出相應的辦法應對。
也因此,擲彈兵想要靠近缺口,就必須承受來自正面的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