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沒過多久,那群跑隔壁的觀眾就又跑回來。
“靠!內邊在上英語課,啥都吉爾聽不懂!余爸倒是聽的挺認真!”
“那是,好歹人家也是個985,英語水平肯定比一般人要強!而且工作的時候偶爾也用得到,復習起來肯定快啊!”
“回來了!回來了!跟念經一樣,聽著我就頭疼!”
這就是這時。
余閑忽然盯住了攤位上隨意擺放的一個壺狀瓷器。
不同于花瓶,這個小壺單手可全握,是古代人用來飲酒的器皿,小巧玲瓏,就像是一個小型香水瓶。
此時系統也顯示出了此物的面板。
【玉壺凈瓶】
實際價值:一百五十萬左右
原因:康熙年間的真品玉壺,雖不是是皇室用品,但也是朝中大臣家中之物,制作上乘,價值極高。
看到這里。
余閑不由的驚喜起來。
康熙年間的真品玉壺?
價值一百五十萬左右?
這是他在這么多攤位之中見到的最有價值的一件物品了。
看來這里還是有些好東西的!
而且由于古董的實際價值看大一部分看其收藏者對其重視程度。
所以系統并沒有給出準確價格。
而這意味著還有其溢價空間!
以余閑對古董的了解,影響這玩意兒的價格因素太多,溢價方面相當嚴重。
甚至有的時候,因為太多人想要收藏同一件古董,導致互相抬價,最終成交價是評估價的幾倍就幾十倍都有可能。
如果這次交易能成。
余閑能賺的可能不僅僅是一百五十萬。
甚至更多!
只是不知道這位攤主是否能慧眼識珠呢?
余閑心想。
既然能出現在這種攤位上,那么多半就還有戲!
只不過自己不能顯得太過熱切,容易使得對方心生警惕。
隨后。
余閑晃悠著的走到了這個攤位前,然后不急不慢的蹲下身子。
這個動作,在直播間的觀眾眼中是正常現象。
與余閑在之前幾個攤位時并無不同。
而此時。
攤位的老板見有人來,也用眼睛打量著余閑。
隨后他笑呵呵的說道:
“怎么樣?有看上的嗎?看順眼了就帶一個走吧!都是緣分!”
做古董這一行,最重要的便是識人,其次才是識物。
如果對方看上去像是對古玩有所了解的人,那賣貨的時候就需要謹慎一點了,雖然自己過手的東西數不勝數,但難免也會有打眼不識貨的時候。
而這時候,通過識人,看對方眼睛里那種藏不住的興奮勁頭,便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有漏。
否則就被別人撿了去了!
撿漏呢,古玩圈里的行話。
簡單來說,就是在賣家不知情的情況下,以低價買走一件高價值的物件。
這邊被稱為撿漏。
而為了防止被撿漏,眾多攤主也是培養出了一些察言觀色的本事。
而出于職業習慣的第一反應。
古董攤的老板第一眼就判斷出,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不過20歲。
長得倒是挺俊秀,應該是個靠臉吃飯的家伙。
而這樣的人一般都不太聰明。
尤其是此時余閑身后還跟著攝影師,老板頓時便斷定。
余閑是個搞直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