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鈞聞言,嘴角帶著一絲笑意的說道:“韓非本就出身王室,再加上又是荀子的門徒,名聲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
“而先生就不同了,年少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之后才辭去小吏,去往齊國求學,拜入荀子為師。”
“你二人雖然出身不同,但卻都想在這亂世中干出一番事業來,不過現在先生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罷了!”
聽到這番話,李斯的心中頗為感動,他自然知道這是贏鈞對他的肯定。
“多謝殿下!”
李斯連忙拱手道謝,隨后繼續說道:“還在齊國之時,在下就已經從不少人的口中聽聞殿下的赫赫威名,今日能夠見到殿下,乃李斯之幸!”
“殿下能以軍功封侯,武功才能自然不用多說,只是沒想到殿下的心胸也如此寬廣,對于這些趙國百姓不僅沒有傷及無辜,反而還要幫助他們解決旱災。”
“在列國之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相信也就只有殿下了!”
這番話若是在別人看來,必然會被當做是阿諛奉承,但李斯心里卻是十分清楚。
對方果然如同傳聞中的那樣,許多事情見解獨特,哪怕就是他若不是不去細想,恐怕都無法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單憑幫助趙人修建水利這件事,縱然就是現在的老秦王,在面對這么多與秦國有著極大仇怨的趙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像贏鈞這般果決。
贏鈞也是笑著說道:“先生現在雖還未有名氣,但以先生的才能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聲名鵲起。”
“在下定不辜負殿下的期望!”
李斯微微拱手,而后稍稍沉思了下,便再次將目光看向了贏鈞,開口問道:“殿下,若李斯猜測不錯,恐怕再過不久殿下便要對韓魏兩國發起攻勢了吧?”
此言一出,站在他身旁的其他學子雙眸猛地大睜,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轉頭看去。
攻打魏韓,在他們眼中根本不可能!
并不是說秦國沒有這個實力去攻打魏韓兩國,而是現在為了幫助這些趙人修建水利,已經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財力,況且連續的征戰不僅讓列國實力大減,同樣也讓秦國損耗巨大。
秦國若是在這個時候去攻打魏韓兩國,無異于是在雪上加霜。
最起碼也要等到將水利修建完善之,恢復一點國力后,再去舉兵攻打韓魏兩國。
而坐在上方的贏鈞聞言,眉頭輕挑了一下,饒有興趣的打量了一眼站在下方的李斯。
不得不說,與周圍其他幾人相比,這家伙確實很聰明!
贏鈞嘴角揚起一絲笑意,充滿興致的看向李斯:“若是我并未有過此想呢?”
雖然對方猜的不錯,但是贏鈞還是想借此來看看李斯的才能。
見贏鈞否認,李斯稍微楞了一下,但當看到贏鈞的臉上那一絲笑意后頓時明白過來,隨后頗為恭敬的繼續朝著贏鈞說道:“殿下莫怪,方才所言也只是在下的猜測。”
“在下離開學院也有一段時間了,這期間也聽聞了一些事情,自從趙國邯鄲一戰落敗,趙王殞命、新王逃到代郡后,趙國便自此一蹶不振,顯然已經有了衰亡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