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一名大臣忍不住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臉色滿是擔憂的看向贏鈞,躬身說道:“太子殿下,攻打魏國一事,還需三思啊!!!”
“此時若是我秦國去攻打魏國,只會加重秦國糧食緊缺的問題,甚至還會因此使秦國陷入窘境啊!”
隨著這名大臣的話音落下,另外一名軍中將領也走了出來,拱手贊同道:“殿下,末將也認為攻打魏國一事有些不妥!”
“此番光是為趙國修建水渠就已經從軍中各處調派了十萬兵力,且不說我軍暫不清楚魏軍的兵力以及境內各處的部署情況,縱然我軍將士現在士氣高漲,也不能去冒這個險。”
“一旦在我秦國大軍前去攻打魏國,那其他幾國必然會出兵相助,屆時若是只單靠我軍這些兵力,恐怕難以去和列國盟軍抗衡。”
“若是殿下執意要去攻打魏國,末將建議殿下應該先派人商議之后再做定奪,否則一旦五國聯軍來襲,我軍若是沒有后援,再加上糧草緊缺的問題,怕是難以攻下魏國!”
聽著兩人的言論,下方的其他眾臣,以及那些剛剛投奔的學士也都紛紛跟著點頭贊同。
“殿下,臣贊同兩位大人的言論!”
“在下也覺得攻魏有些不妥!”
“還望殿下三思!!!”
“……”
看著下方諸多大臣以及學士的反對,贏鈞心中非但沒有一絲氣憤,反而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意。
雖然這些人都在反對他攻打魏國,甚至還諫言讓他去和老秦王商議,但也能由此看出,最起碼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在為秦國考慮。
但秦國大軍若要東出,自然就避免不了與魏韓兩國之間的戰爭。
現在魏韓兩國為求自保,不惜與其他幾國達成聯盟,就算現在不去攻打魏國,之后誰又能保證魏國不會趁著修建水利之時舉兵來犯?
況且,幾日前他也答應了李斯,會給他兩日的時間去說服韓非。
在這兩日內,若是李斯能夠說服韓非,只要韓國能夠歸降與秦國,也未嘗不一定要去滅了韓國。
畢竟以韓非的才能足以,足以換取整個韓國!
但攻打魏國,卻勢在必行。
魏國無論是兵力還是領土都多于韓國數倍,一旦造反后果不堪設想!
思索至此,贏鈞不由的將目光看向了站在下方一臉沉思的呂不韋,擲聲問道:“呂不韋,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呂不韋聞言,立馬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一番躬身行禮后,沉聲道:“殿下,下臣認為,滅魏之舉勢在必行!但卻不是現在。”
“秦國若想東出,直面中原列國,單單滅掉一個趙國還不夠,必須也要將魏韓兩國同時攻下,才能讓秦國直面其余三國。”
“而在這剩下的列國之中,也就只有齊楚兩國兵力最多,且國力最強。現在五國既然已經達成聯盟,那秦國現在就不能去和五國正面抗衡。”
“論實力,秦國大軍所向披靡,但若拼國力,秦國至少遠不如齊楚兩國,若是魏國得到齊楚兩國的援助,借此來和秦國打持久戰,秦國將士縱然實力強悍,可要想在短時間內攻下魏國也未嘗不是一件易事!”
“因此,下臣覺得,殿下當務之急應當先興建水利,待到解決了趙國的旱災問題,百姓的吃住得到解決之后,秦國也就無需再耗費國力去幫助趙國,到時在借助趙國百姓的力量,即便五國結盟,也能輕松攻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