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整座大殿內的人上至平原君趙勝,下到周圍的婢女,全都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不光是將邯鄲交給了廉頗,更是將整個趙國交給了廉頗。
這一刻,所有的人望著大殿中間,咚的一聲跪倒在了地上,趙勝更是雙眼含淚的說道:“大王……”
“不必再勸!寡人心意已決。”趙王丹頭也不回的說道,雙眼直直的注視著面前的廉頗,拿著虎符的雙手絲毫沒有搖晃,語氣堅定的重復了一聲:“請老將軍,收下虎符,保趙國完全!”
廉頗見此一幕,閉了閉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旋即拿起面前的虎符,徑直拜下,鏗鏘如獅虎的聲音響起:
“大秦想要滅了我趙國,我廉頗!不答應。”
……
與此同時。
秦國都城咸陽城南,渭水河灘。
槍戟如林,五萬秦軍銳士靜默地立在晨風中,他們身邊馱馬拉扯的車架上,成捆的箭矢和刀劍堆積成小山一樣。
旗幟獵獵,肅殺沖天。
一面黑色玄鳥旗幟下,秦國大將張唐立馬于旗下,黑色的披風住曳風飛揚。
他的對面是一座臨時搭建的三米高臺,嬴稷一身玄色王袍,按劍而立在上面,洪亮而慷慨的聲音響徹:
“將軍戰無不克,平安歸來。”
張唐面容堅毅的抱拳不答,就在馬上躬身長拜。
嬴稷伸手:“取鼓槌來!”
守候在高臺的鐵鷹銳士前進幾步,奉上鼓槌,高臺最顯眼處,一面兩人和抱的牛皮戰鼓已經固定。
嬴稷手中提了提,旋即快步走到高臺上的戰鼓前,嘿的一聲吐氣,雙臂掄起鼓槌敲動了起來。
咚!咚!咚!
嬴稷擂鼓如雷,口中鏗鏘而歌,聲音洪亮高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一首無衣從嬴稷的口中高亢而吼出,即便是聲嘶力竭,依舊沒有停下。
歌聲止住。
嬴稷丟掉手中的鼓槌,望著面前黑壓壓的五萬將士,嘶吼道:
“諸位將士都是為父老妻兒,都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征戰,還有人在故鄉等待,寡人望諸位報效大秦,凱旋而歸。”
邊上,立刻有鐵鷹銳士放聲高呼:“大王祈愿,諸位將士報效大秦,凱旋而歸!”
五萬大軍放聲齊呼。
聲震數十里。
“代三軍謝大王。”張唐在馬背上躬身行禮:“請期待眾將士凱旋歸來!”
言罷。
張唐帶馬奔馳了起來,拔出劍指向前方,三軍跟隨他大聲呼吼,皮鞭聲和牛馬吼聲里,一輛又一輛的大車緩緩開拔。
秦王嬴稷五十九年一月初四,對峙中的秦趙終于再次變成了決戰。
秦王嬴稷譴秦國大將張唐大軍出征,親自相送五十里,至渭水辭別,為之擂鼓而歌《無衣》。
張唐所部五萬蜀郡銳士,攜帶馱馬六萬匹,順渭水而下,直指河東之地。
山東六國或是觀望、或是準備合縱戰秦國時,大秦再戰邯鄲的戰役卻是比任何人想的來的更快、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