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鈞微微一愣,當看到桌上的傳國玉璽后,隨即反應過來,擺了擺手:“無妨,這傳國玉璽雖是我的,但眼下,秦國已得九鼎,君父也即將登基稱帝,統一六國,但六國并不服我秦國。”
“因此我要將這傳國玉璽獻給君父,讓秦國子民、乃至天下百姓看到我秦國統一天下的決心。”
賈詡當即說道:“主公,傳國玉璽不僅是權利的象征,更是證明了秦國受命于天,天下百姓見到傳國玉璽定然民心所向,秦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贏鈞也贊同賈詡的這番話。
得民心者得天下!
傳國玉璽對他來說,現在并沒什么用,但是如果給了嬴稷那效果就不一樣,秦國現在因為九鼎,舉國上下,萬眾一心。
如果再將傳國玉璽交給嬴稷,昭告天下,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那滅六國就是彈指一揮間,輕而易舉。
但眼下秦國還是要先解決糧草兵馬的問題。
想到此,贏鈞緩緩開口問道:“賈詡,眼下我秦國兵馬糧草不足,根本不足以讓我大秦將士征戰六國,你可有辦法解決?”
賈詡眉頭緊皺,思索了一番,開口道:“主公,可否讓臣看一下地圖。”
只有了解清楚當前的狀況,才能做到出謀劃策。
贏鈞抬起手指了下不遠處掛在身后墻上的一副羊皮地圖。
賈詡立馬走上前,仔細的看著地圖上的勢力分布。
羊皮地圖雖然不大,但地圖上也清清楚楚的標識了各個國家,以及秦國周邊的城池狀況,及駐守兵力。
半個時辰后,賈詡終于將地圖看完了,也對戰局有了一定了解。
賈詡一臉凝重的說道:
“現在秦國的兵力、城池、國土雖然大于六國,但楚、齊兩國也并不弱于秦國,甚至兩國兵馬加起來比秦國要多,還不算其他幾國,雖然趙國主城邯鄲被秦國打下,但趙國還存有實力。
反觀秦國,邯鄲之戰雖然取勝,但兵力損失成,糧草損失一半,正因如此,秦國現在需要富國強兵。
臣以為,眼下,秦國應將一部分將士解甲歸田,幫助百姓耕地播種,必要時可以讓官員多向百姓征糧;還要加強軍中將士的訓練,讓各個都能在戰場上以一敵五,兵不在多,在精!”
“另外可以派遣將士,去征戰草原,草原地廣人稀,源富庶,駿馬強壯,如果占領下草原那將會給秦國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力。”
賈詡說完將目光看向贏鈞,低著頭等候著回應。
贏鈞眼中閃過一抹異色,不愧是有著亂國毒士的稱謂,這么快就看清了戰局,甚至還分析的這么清楚,能和他想到一起,攻占草原。
對于秦國來說,這個辦法能立竿見影的讓秦國快速恢復國力。
只是……計是好計。
贏鈞卻有點不滿。
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強壯,完全取決于百姓,如果對百姓過于苛刻,那就會失信于民,失去民心。
況且現在秦國上下萬眾一心,將士更是士氣高漲,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解甲歸田,恐怕日后在讓征戰,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盡力,軍心也會受到影響。
一個國家的軍心、民心若是都沒了,那這個國家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贏鈞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淡然說道:“賈詡,百姓乃是強國之核心,不能失民心。
我現有趙國俘虜十萬,還有上千石糧食、喂養馬匹的種子,另有武威封地一片,你有什么好辦法?”
對于威武,沒人比賈詡更熟悉了。
賈詡皺了皺眉,思索了一番說道:“主公,既是如此,那就將十萬趙俘派去威武耕種即可,據臣了解,威武之地有一處名叫山丹軍馬場的地方,占地三百多萬畝,正好適合種植糧食和養殖戰馬,甚至訓練將士。
趙俘若是不從,或是有異心者當可斬之,由老至幼殺之,殺到這幫趙俘懼怕、畏懼的時候,自有人帶頭耕種。”
賈詡語氣淡然,臉上沒有絲毫波瀾,仿佛只是再說一件小事一般,贏鈞卻是忍不住到吸了一口冷氣。
果然是亂國毒士!
也許,就因為他今日的這番話,成千上百名趙俘將殘忍的死去,然而為將者,理應如此!
慈不掌兵!
順昌逆亡,適者生存!
贏鈞眼中厲色一閃,森然道:“此事就交于先生了!”
賈詡當即躬身作揖,腦海中立馬浮現出成百上千名趙俘死去的場景,目光霎時間變得愈發寒冷無比,冷聲道:“臣定不辜負主公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