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韓、魏三國將領很快就離開了趙國王成,一起前往上將軍廉頗的府邸。
此時。
上將軍府。
廉頗和李牧兩人也正在殿內商議著伐秦一事。
李牧看著地圖,沉思了一番后開口道:“上將軍,此次聯合伐秦以我們趙國為首,有百萬將士可供調遣,然秦國函谷關只有不到十萬駐守兵力,縱然秦國收到消息將其他地方的將士調至函谷,也不可能抵擋的住我軍攻勢。”
“秦國國內總共才六十萬余秦軍將士,加之城中百姓也才百萬之眾,秦人雖在平原上作戰驍勇無比,但此次是守城戰秦軍勢力必然會有所下降,秦國若是想要據守函谷關就要依靠大量的箭矢以及其他守城器械,才能抵御我軍的攻勢,就在今日,我收到探子消息秦軍糧草輜重匱乏,定然不能長時間據守。”
“因此,秦國定然會將前去攻打草原的贏鈞召回,為了避免贏鈞大軍截擊我軍,我們應當在贏鈞回函谷的路上埋伏一支伏兵,用以殲滅贏鈞一眾。”
“另外正面也要加快速度攻城,只有以命換命,讓秦軍不斷消耗輜重和糧草來應對我軍攻勢,這樣一來我軍只要攻下函谷關,直逼咸陽也只是時間問題。”
上將軍廉頗聞言,贊同的點點頭。
秦軍一旦將所有的輜重和糧草全部運至函谷來對抗四國聯軍,那大軍只需全力攻破函谷即可,其他城池沒有糧草輜重自然抵御不了多久大軍的攻勢。
這樣就能一舉拿下咸陽。
這樣一來,就算埋伏贏鈞的那支大軍落敗,等到贏鈞趕回函谷,也只能看到趙國的旗幟插在城墻。
屆時,哪怕就是他贏鈞在如何兇猛,也已經是回天乏力。
正在這時,府邸的管家大步從門外跑了進來,對著廉頗說道:“上將軍,燕、韓、魏三軍將領在門口求見!”
廉頗微微一愣,有些不解道:“三軍將領入城不應該先去面見大王嗎?為何來我府邸?”
管家面露難色,緩聲道:“上將軍,三位將軍說去過王城了,只不過是大王讓他們前來上將軍府邸的。”
廉頗深吸了口氣,思索了一番后恍然明了,對著管家擺手道:“既是王命,那就趕緊將三位將軍請進來吧!”
“喏!”
管家應了一聲,轉身就離開了。
李牧常年都在邊關鎮守匈奴,自然不知道朝中的事情,微微皺眉,走上前不解道:“上將軍,大王此時不應該見見三軍將領,表示趙國的誠意嗎?”
“只有這樣三軍將領才會誠心幫助我趙國伐秦,這樣我趙國的勝算才會更大一些。”
廉頗無奈的嘆息一聲。
這些他又何曾不知道呢?
每次姬王后不在后宮時,郭開便拉著大王趁此時機去往宮外城中娛樂。
趙王偃幼年時便經常去這些地方,登上王位也依然沒有改變。
身為一國之君,卻還是經常出入這些地方。
如今更是在這么緊要的關頭,還想著出去玩樂,這如何不讓人為趙國的未來擔憂。
“罷了!”
廉頗心中滿是無奈的擺了擺手,隨后看向李牧語重心長道:“李將軍,此戰關系到趙國的生死存亡,我們必須要一舉攻下秦國!”
話音剛落,三軍的將領在管家的帶引下,來到了正堂。
三人見到廉頗齊齊躬身作揖,異口同聲道:
“我等見過上將軍!”
廉頗連忙抬起手,一臉謙卑道:“諸位無須多禮,你們都是我趙國的朋友,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諸位請坐!”
說完對著管家喊道:“奉茶!”
眾人紛紛抬起頭,轉身坐在身后的凳子上。
韓非看了眼墻上掛著的地圖,開口道:“上將軍方才可是已經對伐秦之事有眉目了?”
廉頗微微頷首,轉頭看了眼李牧,隨后又將目光看向眾人:“方才我和李將軍已經商議了一番,對伐秦之事已經有所計劃。”
隨后李牧將方才商議的計劃與眾人再次講述了一番。
眾人聞言,紛紛拍手稱好。
韓非卻是微微皺眉,若有所思道:“上將軍,此法固然是好,但有一個變故。”
眾人紛紛一臉不解的看向韓非。
在他們眼中,廉頗和李牧商議的對策已經很是完善了,而且執行起來也十分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