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接到廉頗的軍令后,立馬就向著魏燕兩軍所在地駛去。
廉頗深吸口氣,看著眼前贏鈞的一萬騎兵攥緊了長劍,無盡的怒火涌向心頭。
看著眼前贏鈞的身影,沒有人比他更氣憤。
李牧和趙國的三萬邊關精騎全部都死在他的手中。
如今就連支撐大軍攻城的糧草也被他焚燒,導致大軍無法在繼續攻城。
從百萬大軍打到現在,就只剩下了數十萬人。
這般慘重的死傷,還是他征戰多年第一次遇見。
若不是贏鈞的出現,此時插在函谷關城頭上的就不是那柄黑色寫著‘秦’字的旗幟,而是他們趙國紅色大旗。
但當看到城墻上的剩下的秦軍時,多年的征戰經驗還是讓他壓下了心中的這份怒火。
若是再繼續攻城,大軍不僅要面臨關外贏鈞率領的一萬名騎兵,同時還要面對城墻上十多萬秦軍的攻勢,這樣一來,大軍腹背受敵,沒有糧草的支撐下,根本就無法抵擋這些秦軍的攻勢,更別說要攻下函谷。
為今之計,只有盡最大可能保存實力,將剩下的將士帶回國。
此戰之后,秦國肯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必定會有所行動。
這也是廉頗選擇撤軍,不和秦軍正面對抗的原因!
然而此時。
趙國斥候騎著戰馬,快速的從大軍后方,向著魏燕兩軍將領所在的地方疾馳,嘴里還不停喊道:
“上將軍令!”
“快閃開,上將軍將令!”
站在前方的龐涓聽著越來越近的喊聲,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的瞥了眼正在從后方而來的趙國斥候,冷哼一聲:
“身為四國大軍領將,我等率領將士在前方與秦軍浴血廝殺,而他趙國連個贏鈞都阻攔不住,甚至還讓其將我們四國大軍的糧草燒毀,我四國大軍堂堂百萬之眾,落得這般狼狽,全拜他廉頗指揮不力所致。”
“現在還有顏面對我兩軍下令,指揮大軍!我倒要看看他廉頗這次又下的是哪門子的將令!”
站在一邊的燕國將領樂毅聽完這番話,也不由的點頭贊同。
此番攻打函谷關,就屬他趙國在四國中傷亡最小,最先沖鋒的魏,燕,韓,實力都受到重創,尤其是韓國撤軍時僅剩下不到幾萬人,而趙國大軍是最后才去沖鋒陷陣。
這樣的將領,日后絕對不可能再讓其統帥大軍。
思索間,趙國斥候騎著快馬已經從大軍后方來到了前陣。
看到兩位將軍后,斥候立馬跳下馬跪在地上,喘了幾口氣后說道:“啟稟兩位將軍,上將軍有令,讓兩位將速帶大軍撤退,不要和秦國交戰。”
“笑話!”
龐涓怒喝一聲,臉色陰沉的看向斥候:“他秦國只不過區區一萬人馬,而我軍有三十萬大軍,在這種絕對實力的壓制下,他廉頗讓我撤軍?”
“真是笑話!”
“天大的笑話!”
就連站在一旁的樂毅,此時也是一臉不滿:“這趙國莫不是被秦國打怕了,連這區區一萬人都畏懼。”
“身為四國大軍的將領,不來支援我軍也就罷了,還讓我軍撤退,打擊我軍士氣!”
自邯鄲一戰后,趙王殞命邯鄲。
而趙國也將都城遷至了代城。
現在如今,函谷一戰又再次落敗。
趙國已經遠不如當初強盛,在他們眼中趙國已經徹底沒有當初的銳氣。
龐涓看著前方一萬騎兵以及為首的贏鈞,眼神中充滿堅定之色,信心滿滿道:“今天誰的命令都沒用,此戰我軍必勝無疑!”
說著猛地將目光轉向跪在剩下的找過斥候:“來啊,把這個擾亂軍心的給我拖下去砍了祭旗!”
“讓廉頗看看我軍的決心!”
斥候聞言,臉色頓時變得煞白,身體不停顫抖著,急忙喊道:“饒命啊!將軍饒命啊!”
“饒命啊將軍!”
他沒想到,自己只是過來傳個話,會搭上自己命。
兩名魏國將士走上前來,一左一右的拖著他向著大軍后方而去。
“饒命啊!!!”
“末將只是傳話……”
‘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