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韓國追兵的阻攔之后,眾人很快就順利的回到了秦國。
回到咸陽后,贏鈞便讓典韋將從韓國奪取而來的五萬余斤生鐵全部送到了先前的武器鋪中,再加上之前國庫中調撥給贏鈞的兩萬斤生鐵,距離十萬斤生鐵已經所差不多。
這些材料全部鍛造成馬匹裝備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至于所差的那些材料,只需從其他諸國的手中慢慢收購即可,有了這些馬匹裝備,便能打造出一批全副武裝的騎兵。
雖然這些騎兵在實力上比不上麾下的虎豹騎,以及白馬義從這種經過長期戰斗的騎兵,但這卻是一支由他親手打造出來的騎兵,況且只要有足夠的戰馬以及生鐵材料,這些騎兵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被訓練出來,成為橫掃六國的主力大軍。
國尉府邸。
賈詡看著贏鈞等人安然歸來,原本擔憂的心也逐漸的安定下來,當從趙云的口中得知事情的經過后,不由的捏了把冷汗,但更多的還是敬佩。
畢竟放眼六國,也沒有哪一個敢像贏鈞這般,僅憑三百人就從韓國的都城奪走了五萬斤生鐵,甚至臨走時對方都未察覺。
光是這份過人的膽識,也不是那些與贏鈞同齡的公子所能具備的,甚至就連列國中的一些君王也為所能及。
但凡這列國中有一位君王能做到贏鈞這般,那他六國也不至于被秦國單方面的碾壓。
賈詡看著坐在對面的鄭國,隨后轉頭看向贏鈞,恭聲道:“主公,此番雖然鄭國已經來到了秦國,但若是直接就給予官階,讓鄭國去興修水利,必定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滿。”
“可若是不給于官位的話,鄭國又是韓人出身,恐怕難以服眾,甚至嚴重點還會影響到修建工程的進度。”
賈詡的一番話,倒是點醒了贏鈞。
無功不受祿,這個道理贏鈞自然是明白的。
在加上秦國律法嚴明,向來都是以功績和實力說話。
秦王雖然允諾他可以自行封賞,但要直接給鄭國賜封個掌管水利的官職,必然會對他人不公,引起不滿。
再三思索后,贏鈞還是決定先不給鄭國官職,隨后看向賈詡說道:“賈詡,鄭國出入秦國,他們一家還沒有住處,你從我的食奉中取些錢銀,給他們先找處住所安頓下來。”
“之后就先讓鄭國跟在你身旁做事,你二人務必要在這批糧食豐收之前,達到年產三百萬石收成。”
賈詡連忙站起身來,躬身道:“臣定然不負主公所望!”
而鄭國卻是瞠目結舌的看向贏鈞,眼中滿是詫異之色。
三百萬石!
年產三百萬石糧食!
這……這怎么可能?
哪怕就是他先前在韓國解決田地的供水問題,使土地肥沃,作物成倍的生長也才能做到年產一百萬石。
而贏鈞卻要求他們要年產三百萬石糧食!
這根不就不可能做到!
縱然就是使勁渾身解數,也達不到年產三百萬石的要求,這分明就是在故意為難他!
當下,鄭國立馬站起身來,臉色有些氣憤的看向贏鈞:“大人,在下從韓國背井離鄉來到秦國,為的就是能夠看到天下百姓能夠解決食不果腹的問題,可現在大人為何為難在下?”
“為難?”
眾人聞言微微一愣,臉上充滿了不解。
賈詡皺著眉頭,有些詫異的看向鄭國:“先生此言何意?主公何曾為難你了?”
就連鄭國的家眷也是一臉困惑,他們剛入秦國,沒有半分功勞不說,反而國尉還自掏腰包給他們安排住處。
又何來的為難一說?
鄭國深吸了口氣,拱手作揖道:“大人,在下自恃擅長水利,對于溝渠農地之事也有所了解,甚至為韓國的百姓解決了糧食匱乏的困擾。”
“可即便如此,我也做不到像大人所說的年產三百萬石糧食,不僅是我,哪怕就是放眼列國也沒有哪國能達到年產三百萬石的糧食產量,若是有人能做到,各國也不至于出現諸多流民的情況。”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