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王聽著下方群臣諫言,躊躇不定之時,大殿下方文臣的隊列中,緩緩走出一人。
“大王,臣有一計可解趙國危機!”
眾人聞聲,頓時停止了議論,紛紛尋聲看去。
只見一個看上去有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臉從容的走到大殿下。
看到此人,趙王臉上露出一抹喜色,立馬轉頭問道:“不知上卿有何計策?”
就連站在邊上的廉頗,眼中也滿是期待與欽佩之色。
因為此人,曾經只用了一塊和氏璧,便將趙國的危機化,甚至還得到了先王的重用封為上卿。
此番有他出謀劃策,定然能讓趙國度過這次危機。
藺相如抬頭看向趙王,沉聲道:“大王,論國力在這六國之中沒有哪一國能夠與秦國相比,但也正因如此,列國對秦國也十分忌憚!”
“而在列國之中,唯有我趙國對秦國從不畏懼,甚至還與秦國有著長達數十年的深仇大恨。尤其是自打邯鄲一戰落敗,先王隕落邯鄲,無數趙人死于秦人之手,這更是加重了趙人對秦人的仇恨。”
“如今秦軍情況還未明朗,臣建議先加派城門守衛力量,同時即日起立即開始向國內諸城開始征兵,然后再派使臣向列國君王發起聯合抗秦的邀請,如此一來,以我趙人對秦人的仇恨,必然有無數百姓愿意抗秦,再加上列國的援助,此番足以擋下秦國的攻勢。”
趙王聽完,眉頭緊皺,臉色有些沉疑。
趙國這方面他并不擔心,只要他下達王命,趙國子民必然會奮起抗秦。
但其他諸國除了同為三晉的魏韓兩國之外,又怎會援助他們趙國?
再加上函谷關一戰,燕楚兩國均遭受重創,國力都還未恢復,又豈肯為了他們趙國去得罪強大的秦國?
而齊國又與秦國有著商貿往來,函谷關一戰都沒出手,縱然這次發出邀請,也依然不肯出兵。
站在大殿下方的郭開,看出趙王的憂慮,不禁走出來說道:“上卿,秦國如今來勢洶洶,更是揚言要滅了我趙國,其他諸國各個膽小如鼠,躲都躲不及又怎么會發兵援助我趙國?”
藺相如卻是搖了搖頭:“丞相誤會了,臣自然知道其他諸國不肯援助,而我趙國也并不需要其他諸國的幫助,想要解決此次危機,只需楚國出兵即可!”
“楚國?”
趙王喃喃一聲,眼神有些不解的看向藺相如:“此言何意?”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疑惑。
楚國雖然擁兵百萬,但在實力上也遠不及秦國,甚至還不如他們趙國。
只是現在趙國接連受創,國力還未恢復,自然比不上楚國。
可就算楚國出兵援助,也未必能敵得過秦軍。
更何況,秦國此番滅趙之心無比堅定,肯定傾盡國力出兵滅趙,單靠楚國根本不夠。
看著周圍眾臣不解的眼神,藺相如嘴角揚起一絲笑意,淡然說道:“正如各位大臣心中所想,贏鈞之所以揚言滅我趙國,正是想要借此來鞏固他太子的位置。”
“我趙國雖弱,但將國內的子民全部集結起來,他秦國想要滅我趙國若是不率領大軍前來,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函谷關一戰秦國也遭受重創,兵力所剩僅有不到四十萬,贏鈞此番至少會率領這四十萬大軍傾盡全力攻我趙國,向列國以及秦國大臣證明他的實力。”
“據臣了解,贏鈞雖然勇武過人,卻對治國之道絲毫不知,試問諸位大臣,像贏鈞這樣只懂得在戰場上打打殺殺之人,又有何實力能夠掌管好一個國家?”
“再加上老秦王如今年事已高,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指不定哪天就會駕崩,而我趙國所要做的就是堅持到老秦王離世,老秦王離世之時,便是我趙國翻身之日!”
“所以此戰我們趙國只需全力以赴,擋住秦軍,而此戰取勝的關鍵就在于楚國,只要楚國肯發兵攻秦,便能化解滅國之危!”
站在大殿上的趙王,聽完藺相如想法頓時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