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卻突然說出了,要召回贏鈞的話。
一時間,范睢不由的用余光看了眼站在旁邊的麃公,臉上滿是不解之色。
而下方的眾臣心中也滿是詫異,唯獨坐在上方的秦王,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
他自然是從麃公的這番話中聽出了其他的含義。
麃公為秦國征戰數十年,也為秦國培養出了不少的驍勇善戰的將領,可謂是盡職盡責。
但也正是如此,沒人比他更了解麃公。
此番麃公明面上是讓他將贏鈞召回咸陽,可實際上是想借此來保全贏鈞。
秦趙之間有著長達上百年的世仇,在老秦人心中早就對這些趙人恨之入骨,如今贏鈞不僅沒有將那些趙人盡數處死,甚至還不惜勞民傷財的要在趙國興修水利,一旦水利修建成功,那趙國的國力將會大大得到提升。
屆時,誰又能知道這些趙人不會趁勢反叛于秦國?
當年武安君白起,為了顧全秦國大局,不惜坑殺了趙國二十萬俘虜,甚至還因此一戰成名,然而最后卻也因此,心生愧疚,不再領兵。
而如今,贏鈞無疑也走到了這一步。
若是不將那些趙國百姓處死,必定會影響他在秦國軍中的威望,甚至此事還關系到他未來能否掌控秦國大局,繼位秦王的重任。
正所謂,慈不掌兵!
但以贏鈞的性格,無論如何也不會處死這些趙國百姓。
所以,麃公才會出面諫言,讓他將贏鈞召回咸陽,只要不幫助趙國興修水利,以贏鈞之前為秦國立下的種種戰功,以及在軍中極高的威望,即便是不殺那些百姓,也不會對贏鈞的未來產生多大的影響。
想到這里,秦王狠狠的瞪了眼站在下方的麃公,忍不住罵一聲老狐貍。
現在麃公無疑是讓他自己決定,是否將贏鈞召回咸陽!
畢竟當初同意贏鈞領兵攻打趙國的是他,如今自然也應當由他來召回。
若是贏鈞能夠就此回來,那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對贏鈞的未來也就放心了。
思索至此,秦王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既然現在趙國被滅,管理趙國之事交給其他大臣就可以了,贏鈞自然也無需繼續留在趙國。
但是現在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時日無多,必然不可能一直這般護著贏鈞。
何況,贏鈞現在已經成為了秦國的太子,日后也是要繼承他王位,成為一國之君的人。
終歸都是要面對這些事情的。
況且,據他對贏鈞的了解。
贏鈞也不是那種做事從無謀劃,不去思考后果之人。
此番,他在趙國鬧出這般動靜,必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不過是修個水渠而已。
沒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伴隨著秦王的這個若隱若現的微笑,卻給了文武百官一個錯覺。
似乎秦王很滿意麃公的話,已經有了要將贏鈞召回咸陽的決心。
隨后眾人又看到秦王嘆了口氣,似乎是對于贏鈞的失望。
就連站在下方的麃公,當看到秦王那嘆氣的模樣時,心中都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而那些拱手請命的諸多大臣,似乎已經迫不及待的等候秦王下令,然后他們立刻在拱手說上句大王英明。
“傳本王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