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廢的自行車?”
李老師聽曉明說完臉色明顯有些變化,看著曉明質疑道。
“沒錯,我前兩天見林天在看軟件后臺,每臺車子都有使用量。”
曉明肯定的說道。
“那照這樣說,他們下個月把自行車錢賺回來之后,就開始凈賺了?”
冰冰忍不住驚訝的說道。
“嘶!”
“做共享單車這么賺錢啊!”
“而且他們貌似也沒有多少投入,到現在也就幾萬塊錢吧!”
“聽的我熱血沸騰的,我都想搞一下子了!”
“樓上的你快算了吧,你要是拿幾萬塊錢去搞這個,得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他之所以能賺錢,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不要押金,路過的人看到就會直接騎,所以每輛自行車的使用量才能有這么大。”
“要是收押金,使用量最少得減少三分之二。”
“對,這倒是事實。”
“很多人從地鐵站或者產業園里出來,看到有共享單車,直接就能騎了。”
“要是得交進去二百塊錢押金,估計很多人都會放棄吧。”
“沒錯!”
直播間的網友也忍不住發彈幕議論了起來。
“這不科學啊,一個月都沒有損壞的車輛,那這樣下去豈不是真的要把自行車錢給賺回來了?”
“按理來講,共享自行車投出去會有很大一部分在用戶暴力騎行下,直接損壞掉。”
李老師摸摸下巴說道,隨后又說:
“不過即使這樣,他們現在能依靠租車費盈利也是因為這邊沒有其他共享單車,競爭壓力小。”
“并且像直播間里網友說的那樣,他們不需要押金。”
“還有就是他們投放的自行車造價低,而且投放的量少。”
“目前人手只需要他們兩個就夠了。”
“要知道共享單車的一大成本就是人工成本。”
“等他們投放量大起來之后,各種開銷可就上來了!”
眾人聽李老師說完確實也覺得有道理。
要是林天他們現在真的像那些成熟的共享單車公司,投入上千上萬輛自行車,那可就不一樣了!
不知道到時規模龐大起來,林天會怎么去運作。
而此時林天這邊,完全不知道導播室內嘉賓以及網友對自己已經在激烈的討論起來。
“張超,我們到現在為止已經投放了273輛自行車了。”
林天看著手機后臺的數據,對張超說道。
“273輛了?”
張超聽完深吸一口氣,隨后緩緩吐出:
“不知不覺我都已經翻新這么多了?”
林天點了點頭:“是啊,太快了。”
“我們現在要招人了,就我們兩個人,已經不夠用了。”
“不夠用了嗎?現在咱們也沒什么事啊,你去采購零件,我來翻新。”
張超看著林天疑惑的問道。
“現在是能夠運轉過來,但是自行車數量再多一百輛,我們就完全顧不過來了。”
“你想一下,當咱們自行車數量到了五百輛,那么它們的使用區域絕對不會只在地鐵站附近。”
“他們會被用戶騎去天海市的各個角落。”